关于缺氧PPT
第一张,共四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缺氧的概念
氧是人体所必需的。
组织氧供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缺氧是许多疾病引起死亡的最重要原因。
血红素对氧的亲和力
抑制红细胞内糖酵解,使其2,3-DPG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
第十四张,共四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一)血液性缺氧的原因
:高铁血红蛋白
:
库存血
血液pH升高
血红蛋白病
HbFe2+
HbFe3+OH
氧化剂
第十五张,共四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二)血氧变化的特点及缺氧的机制
血液性缺氧发生的关键是血红蛋白的质或量改变。
血氧变化的特点:
①外呼吸功能正常,氧的摄入和弥散正常
②动脉血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PaO2,PaO2正常,故SaO2也正常
③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或CO中毒患者血液中HbCO增多,均使血氧含量降低
④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使血氧容量降低
⑤贫血病人,氧向组织弥散的驱动力减小,动-静脉氧含量差减小
第十六张,共四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皮肤颜色
贫血 —— 苍白
Hb-CO —— 樱桃红
HbFe3+-OH —— 咖啡色
第十七张,共四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三、循环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是指因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为低血流性缺氧或低动力性缺氧。
因动脉血灌注不足引起的缺氧称为缺血性缺氧
因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缺氧称为淤血性缺氧
(一)原因
:心力衰竭、休克
:动脉硬化、血栓、血管痉挛等
第十八张,共四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二)血氧变化的特点及缺氧的机制
循环性缺氧的关键是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细胞的供氧量减少引起缺氧。
血氧变化的特点:
①外呼吸功能正常,氧摄入和弥散正常,PaO2正常
②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③血红蛋白的质和量没有改变,血氧容量和血氧含量正常
④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第十九张,共四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四、组织性缺氧
在组织供氧正常的情况下,因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而引起的缺氧,称为组织性缺氧或氧利用障碍性缺氧。
(一)原因
→
NADH
琥珀酸
FMN
FAD
→
胍乙腚
巴比妥
鱼藤酮
↓
CoQ
cyt b
cyt c1
cyt c
cyt aa3
O2
→
→
→
→
→
抗霉素A
苯乙双胍
8-氢-羟基喹啉
萘醌
↓
氰化物
砷化物
一氧化碳
硫化氢
叠氮化合物
↓
阻断呼吸链
第二十张,共四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某些维生素是呼吸酶成分: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的缺乏可影响氧化磷酸化过程。
(一)组织性缺氧的原因
损伤
高温
放射线辐射
细菌毒素
正常线粒体
异常线粒体
第二十一张,共四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二)血氧变化的特点及缺氧的机制
组织性缺氧发生的关键是细胞对氧的利用障碍。
血氧变化的特点:
此时动脉血氧分压、血氧含量、血氧容量和血氧饱和度均正常。
由于组织对氧的利用减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
第二十二张,共四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各型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特点
第二十三张,共四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临床上常为混合性缺氧
失
血
性
休
克
失 血
循环障碍
肺功能衰竭
内毒素血症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低张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第二十四张,共四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一)肺通气量增大
低氧通气反应(HVR):PaO2降低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肺泡通气量增加,称为低氧通气反应。
第二十五张,共四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一、呼吸系统
(一)肺通气量增大
早期:低氧通气反应(HVR)
PaO2↓
呼吸深快
外周化学感受器敏感性↓
外周化学感受器
呼吸中枢↑
后期:
低氧通气反应↓
意义
增大呼吸面积,提高氧的弥散
促进静脉回流
意义
降低耗氧量
第二十六张,共四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二)高原肺水肿
高原肺水肿(HAPE)是指从平原快速进入2500m以上高原时,因低压缺氧而发生
缺氧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