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农村发展规划复习提纲
农村发展规划
重点概念
1、农村
指以农业生产为主,由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组成,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实体,是社会的基,人行道宽度。
二、重要知识要点
1、农村的含义与主要特征
答:含义:
(1)农村是一个区域概念。包括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
(2)有一定的行政归属关系;
(3)有特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农为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以农户家庭为基础。
主要特征:
(1)以一定的社会组织关系为基础;
(2)以农为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
(3)以农民为主,以农户家庭为基础。
2、什么是农村发展战略重点如何选择农村发展战略重点
答:战略重点指在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对于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意义,或目前发展还比较薄弱而需要加强的部门、行业、环节。
选择依据:(1)根据地区优势 :包括自然、经济、技术、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条件,地区优势可划分为主要优势和次要优势;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区位优势和非区位优势;组合优势和非组合优势。(2)根据不利条件;(3)综合评价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简述农村发展规划中综合平衡工作涉及的内容及综合平衡法的工作步骤。
答:综合平衡工作涉及的内容:(1)正确安排农村经济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2)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做好资源与需要之间的平衡,保证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发展。
工作步骤:(1)确定综合平衡的内容和指标体系;(2)预测发展需求;(3)综合平衡.
4、简述区域规划的概念与内容
答: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通过安排各项建设事业的综合布局,进行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使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趋于和谐统一。
区域规划的内容包括:(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2)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4)基础设施规划;(5)土地利用规划;(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7)区域发展政策。
5、简述公共建筑的基本项目
行政管理类
教育机构类
文体科技类
医疗保健类
商业金融类
集贸设施类
6、简述村庄建设类型的划分
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环境、现有建设基础、村民的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在村庄布点规划中按照村庄建设方式,划分为改造扩建型、新建型和保护型三类。
(1)改造扩建型村庄
主要是指已有一定的建设规模,便于组织现代农业生产,具有较好的(或便于形成的)对外交通条件,拥有值得保护、利用的自然资源或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配套,并可以实施更新改造,村庄周边用地能够满足改建扩建需求的村庄。
(2)保护型村庄
是指对规划确定的重点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名人故里等需要特殊保护的村庄。
(3)新建型村庄
主要是指把农民从行蓄洪区,易淹、易涝、易灾地区,易受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侵袭地区,水、路不通的深山区迁移出来;或者为了优化产业结构,集约用地,调整合并现状村庄,择址新建村庄,为农民提供新的集中居住地。新建村庄从选址上要立足于提高避灾能力,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7、简述村镇总体规划与村镇建设规划的研究对象
答:(1)村镇总体规划研究对象,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村庄或城镇,而是把一个更大行政区域范围内所有的村庄和集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通盘考虑到他们今后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村镇规划,是基于乡镇行政管辖范围而言的(乡域或镇域)。
(2)村镇建设规划是以具体的集镇与村庄为研究对象,也可以称为村镇居民点内部的规划。
8、简述战略、规划、计划三者的关系。
答:战略、规划、计划是一种内在密切相关的延伸关系,是一种总体与局部的关系,战略是制定规划和计划的指导方针,规划和计划是为了实现战略中规定的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安排,是战略的延伸。
从战略、规划和计划研究的思维过程的分析来看:战略的研究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规划、计划都是在发展战略约束下进行的,不论规划和计划如何概略,其抽象程度必然低于战略,其研究的思维过程是在战略指导下,从抽象向具体返回。
从决策层面来说:战略的制定是在一定条件和一定范围内最高层次的决策,规划和计划则是遵从这一决策的低一层次的决策;若将三者构成一个等级层次,则战略处于最高层次,规划处于亚级层次,计划则在最低层次。
答:(1)经济手段。采用有差别的财政、金融、价格、工资等政策,借以改变某些农村地域所处的环境条件,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扶植或限制某些产业或企业集团的发展来带动农业的发展,贯彻农村发展规划,从而影响未来农村的发展;(2)法律手段。通过一定
农村发展规划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