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2年描写冬天的诗句之岁暮.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最新描写冬天的诗句之岁暮
朝代:南北朝
:谢灵运
原文: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鉴赏
用精细工致的笔法描绘南方山川奇秀之美,是大谢诗的主要特色。好玩的是,他的两联最知名

最新描写冬天的诗句之岁暮
朝代:南北朝
:谢灵运
原文: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鉴赏
用精细工致的笔法描绘南方山川奇秀之美,是大谢诗的主要特色。好玩的是,他的两联最知名的警句却并不以工笔细描见长,而是以“自然”见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一联,当然是自诩“有神助”的得意之句,此篇的“明月”一联更被诗论家推为“古今胜语”的代表。钟嵘《诗品序》说:“至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早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段话不仅表达了钟嵘论诗的一个重要观点,也道出了“明月”一联的高妙之处——直寻,即对生活(包括自然景象与社会人事)的直接真实感受,以及由此形成的诗歌的直接感发力气。
这是一首岁暮感怀诗,时间又是在安静的长夜。在这“一年将尽夜”,诗人怀着深重的忧虑,辗转不寐,深感漫漫长夜,似无终点。诗的开头两句,以夜不能寐托出忧思之深,用一“苦”字传出不堪禁受长夜难眠的熬煎之状。但对“殷忧”的内涵,却含而不宣。《诗经·邶风·柏舟》有“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之句,谢诗这一联当化用其意,但“殷忧”的详细内涵自然根于诗人的生活、遭际与思想性格。谢灵运是一个自视很高而性格褊激的贵族文人。刘宋王朝建立后,“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后来不仅受到徐羡之的排挤,出为永嘉太守,而且因自己的“横恣”与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遭杀身之祸。这首诗据“年逝觉已催”之句,当作于其晚年(他死时年仅四十九岁),诗中所谓“殷忧”,除了下文已经明白揭出的“运往”“年逝”之悲外,可能还包含“亹亹衰期迫,靡靡壮志阑”(《长歌行》)之慨,和“晚暮悲独坐,鸣鶗歇春兰”(《彭城宫中直感岁暮诗》)之忧。总之,它并非单纯的对自然寿命的忧虑,而是交错着人生追求、社会人事等多方面冲突的简单思绪。用“殷忧”来概括其深重简单的特点,是特别切当的。


三四两句是殷忧不寐的诗人岁暮之夜所见所闻。明月在一般状况下,是色泽清润严厉的物象,诗中消失明月的意象,通常也多与舒适闲适的心态相联系;即使是忧愁,也经常是一种淡淡的哀伤。但明月映照在无边的皑皑积雪之上的景象,却与严厉清润、舒适闲适完全异趣。积雪的白,本就给人以寒凛之感,再加以明月的照映,雪光与月光相互激射,更透出一种清冷寒冽的青白色光荣,给人以高旷森寒的感受,整个高天厚地之间仿佛是一个冷光充溢、冰雪积累的世界。这是一种典型的阴刚之美。这一句主要是从色感上写岁暮之夜的凛寒高旷之象。下一句则转从听觉感受方面写岁暮之夜所闻。“朔风”之“劲”,透出

2022年描写冬天的诗句之岁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世界末末日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