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贸易展览会指标统计标准化
1规范化的必要性
我国展览业数据统计工作这种缺乏统一概念、没有统一标准的现状,不仅造成了混乱的局面,为企业经贸活动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更多的沟通成本,也直接影响了对展览会的管理、统计、评估和改进等工作,由此控制学会(theSocietyfortheVoluntaryControlofFairandExhibitionStatistics,FKM)拥有自己的经济贸易展览会统计方法系列标准和审计系列标准《StatuesandRulesforTradeFairandExhibitionStatistics》,在欧盟国家具有很高的认可度和权威性,每年对数千个欧盟国家主办的展会进行统计和分析。国际展览业协会(theGlobalAssociationofExhibitionIndustry,UFI)成立于1925年,是最早成立的国际性展览业协会之一,其出于统计和审计所认可的展览会的需要而制定的《UFI计算标准和定义》和《UFI认可项目评价审计准则》等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使用。总部在美国德州的展览业研究中心(CenterforExhibitionIndustryResearch)过去30年来一直致力于展览业相关研究、培训和审计等,在其发布的《CEIRResearchIndex》展览业指标体系中明确了表征展览会状况的四个核心指标:展览净面积、专业观众、参展商、展览总收益,并对这些指标的统计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国际展览统计联盟CENTREX也在管理和实践中固化了一套展览统计方法,并据此每年对其会员单位的展览会进行审计后发布展览会统计报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近年也开始关注会展标准化工作,在其TMB和部分会员国的努力下,2007年成立了ISO/TC237展览术语技术委员会,我国是该委员会的P成员。该委员会于2008年11月正式发布了两项国际标准ISO25639-1:2008Exhibitions,shows,fairsandconventions―Part1:Vocabulary和ISO25639-2:2008Exhibitions,shows,fairsandconventions―Part2:Measurementproceduresforstatisticalpurposes。其中,第2部分着重规定了以统计为目的的指标计算方法,共给出了“个人与组织”、“活动类型”、“展览设施”、“其他”共4类50余条统计指标,但基本仍以明确指标概念为主,缺失具体的统计或计算方法。
3经济贸易展览会关键指标的确定
纵观经济贸易展览会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经济贸易展览会的关键指标类别呈现出较强的稳定性,至少都包括3类基本指标:观众、参展商和展览面积,但在具体的指标项上也显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各统计方法所涵盖的指标项显现出以下特征(见表1)。(1)观众指标方面。观众人数是所有统计方法都具备的指标项,其次,参观人次和国际观众人数也为大多数统计方法所采用。(2)参展商指标方面。参展商数量是所有统计方法的必备指标项,另外衡量参展商国际性的指标也为一些统计方法所关注。(3)展览面积方面。展览净面积是所有统计方法都要求的指标项,此外对展览总面积要求的也比较多。通过对我国针对展览会管理和扶持的相关政策的梳理不难发现,我国有关统计工作通常要求
经济贸易展览会指标统计标准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