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格特质理论.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爱的艺术》读后感讨论与交流。
第四章人格特质范型
特质论范型(trait paradigm)强调人的个别差异和个体的整体功能,以特质概念来假定行为的跨情景一致性和跨时间的持续性。虽然特质论与类型这一术语经常有联系,但特质论并不把人格分为绝对的类型,而通常认为存在一些特质维度。人们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在这些维度上表现程度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特质构型。
特质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特质的分类、表现和产生的基础。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因素分析、多变量分析研究及自陈测验的人格评鉴技术。
本章主要问题:
1.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是什么?
2. 卡特尔的特质因素理论是什么?
3. 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是什么?
第一节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一、奥尔波特其人
奥尔波特( )1897年11月11日出生于印第安纳州蒙族特玛,在四兄弟中排行最小,。1915年,奥尔波特考入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哈佛大学,他的入学考试成绩刚刚合格,初入学时的各科成绩也不理想,不是C就是D。毕业后的第二年,奥尔波特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罗伯特大学教英语和社会学。由于他非常热爱学习,以致于决定接受哈佛大学的盛邀继续研究生的学业。
在归美途中,奥尔波特在维也纳与弗洛伊德进行一次短暂的会面。这次会面使他了解到弗洛依德心理学在把握潜意识内容时忽视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事实。这一点不仅对他后来理论的创立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使得他在整个学术生涯中对精神分析都极为反感。
1922年,奥尔波特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1922-1922年,他还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汉堡大学和剑桥大学。
1924年,奥尔波特重返哈佛大学,开设了美国最早关于人格理论的课程。
1939年,奥尔波特出任美,曾荣获1963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金质奖章。
二、特质概念与种类
特质(trait)是一种人格测量的单位。它是“一种概括化的和聚焦的神经生理系统,它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的能力,具有激发和引导适应性和表现性行为一致的形式”。
奥尔波特区分了以下几种特质类型:
个人特质是指某个特定的个体所具有的特质。
共同特质是指许多个体共有的特质。
首要特质是指个人生活中具有渗透性,占优势的特质。
中心特质是指渗透性稍差一些,但仍具有相当概括性的重要特征。
次要特质是指不太明显的、一致性和概括性较差的特质。

人格特质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xl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