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清华大学《商务管理学》本科教材(DOC 页).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7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管理资源吧( ),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学《商务管理学》第1章商务管理概论商务活动是人类有史以来的基本活动。如亲身经历的购买和出售活动,耳濡目染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 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销售( 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知识) 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用于补偿自己所费并获得盈余。这种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转让产品或服务的交换活动, 就称之为商务活动。那么, 什么叫商务?有没有规律可循? 如何进行工作,展开活动?应由哪些部分构成?将来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呢? 这是本课程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为此,本章要阐述的是商务及其管理的基本问题。 商务概述商务管理,商务是前提、是对管理的限定,而要准确地把握商务管理的实质和意义,首先有必要弄清并掌握商务的概念。 商务的概念 1. 商务的由来商务实践活动先于商业, 早在我国远古时代的四、五万年前就存在。不过, “商务”一词在我国相当长时期里没有得到广泛使用,其由来和广泛接受,不仅与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直接相关,而且与我国对外开放后大量引进西方经济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有直接关系。但释义存在多种语义上的差别。在国内权威性的辞书中, “商务”一词比较少见。在众多的辞书中,唯有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了“商务”一词。① 1978 年后的改革开放① 1983 年1月第 2版第 1000 页解释为“商业上的事务”。同时把“商业”定义为“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商务管理 2 以来, “商务”一词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开始广泛使用。为与生产活动相对应, 人们开始把生产企业直接从事的商业活动称为“商务活动”。在国内的经济管理学著作中, “商务”一词出现的频率也明显增多。但对“商务”如何定义则有很大分歧。在国内翻译的大量西方经济管理学著作中, 人们通常将“ B usiness ”译为“商务”( 而将“M arketing ”译为“营销”)。“B usiness ”在英文中是一个多义词,与商务相关的解释就有三种: ①买卖、商业、贸易; ②商店、工商企业; ③营销性的事业。其中,第一种解释,可以理解为“商业”或“贸易”, 即买卖商品;第二种解释,可以理解为“以交换方式实现生产经营目的的厂商行为”;第三种解释,可以理解为“一切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这些不同的解释及“ B usiness ”在不同场合的使用, 使中文中“商务”的含义产生明显差异。 2. 商务的定义商务,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微观经济主体出售和购买经济资源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国内经济管理学论著和译著以及实际工作中,对“商务”概念的理解大体有四种。(1) 商务就是买卖商品的事务。他们认为, 一切买卖商品和直接为买卖商品服务的活动都是商务;一切旨在达成商品交易的行为都是商务行为。(2) 商务即市场营销。他们认为,一切买卖商品的活动都是市场活动,都要以销售为中心。市场销售活动就是以销售为中心的市场活动,也就是商务活动营销与商务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表述。(3) 商务指各种经济资源有偿转让的活动( 包括物质产品、劳动、土地、资本、信息等的有偿转让) 。他们认为,只要这种资源通过交换方式实现所有权的转移,那么,这种所有权转移的活动就是商务活动。(4) 商务泛指一切盈利性的事业。他们认为, 只要人们从事的活动是以盈利为目的,那这种活动就是商务活动,它包括了商业活动、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上述四种定义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主要分歧在于其定义的边界有宽窄之分。但各自都有其自身的缺陷。第一种定义,虽然抓住了商务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简洁而实用的定义,具有很高的理论抽象,但存在两个缺陷:一是买卖对象不具体,二是买卖主体不明确。第二种定义,虽然有利于我们明确商务主体,将消费主体明确地排斥在商务主体之外,但把商务与营销混为一谈。英文中的“ B usiness ”和“ M arketing ”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第三种定义, 虽然表述得较全面、具体, 但同样没有明确界定商务的主体。企业在市场上购买用于进一步转售的商品才是商务行为。第四种定义,虽然抓住了商务的直接目的是盈利,但将商务的外延扩大到一切营利性行为,把生产和全部服务行为都纳入其定义之中,范围过于宽泛。因此, “商务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微观经济主体出售和购买经济资源的各 3 种活动的总称”的表述有利于我们明确商务活动的主体、客体、本质和范围, 是一个概括性较强的定义。(1) 商务的主体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微观经济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行为主体被排斥在商务概念之外,如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自己消费,不是商务主体;政府是行政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其行为也不是商务行为。(2) 商务的客体是可供买卖的所有经济资源,不仅包括有形商品和

清华大学《商务管理学》本科教材(DOC 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qingyong345
  • 文件大小672 KB
  • 时间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