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一、设计概述:
献福路、人民路、新街均为老城区支路,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
献福路道路现状排水为700×700~800×600的矩形排水涵,排水较为通畅,但由于K0+000~K0+440段路面结构将破除新建,考虑到施工期间荷载对其不利影响,将此段的现状排水涵废除后新建D800~1000混凝土管道;其他路段路面结构为直接在现有混凝土板上加铺,现状排水涵予以利用。
人民路主排水为d500~d600钢筋砼管道,位于车行道下,接入献福路主排水涵;新街主排水为d400~d500钢筋砼管道,位于车行道下,分别接入西陵一路及献福路主排水管涵。两条道路现状排水管分布杂乱、堵塞严重,故本次改造两条道路均新建D500钢筋砼管道接入献福路排水管涵。
本次排水改造对路面收水系统(雨水口及连接管)、检查井及街坊支管统一改造。检查井井座井盖需要更换,雨水口需要重建侧立式雨水口,杂乱的街坊支管理顺后接入主排水管道中。
二、设计依据和采用的规范、标准图:
;
2. 宜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现场调查和实测资料;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
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332-2002);
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
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06MS201-1 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
06MS201-3 排水检查井
06MS201-6 井盖及踏步
三、采用的技术标准:
1. 污水量按用水量的80~90%计算;
2. 设计暴雨重现期,路面采用P=1年;
3. 宜昌市暴雨强度公式:
q=1853×(1+)/[t+×(1+)]
4. 雨水流量Q=ψ×q×F 其中径流系数ψ=~;地表集水时间采用t1=10分钟;折减系数暗管采用m=2;
5. 荷载标准:公路I级; 地面堆积荷载:10KN/㎡。
四、地基承载力要求:
管道基础要求置于非淤泥质土层上。检查井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00 KN/㎡,排水管道地基承载力不小于80KN/㎡。若有不良土层应进行地基处理。
五、材料及标准图集的采用:
:
Φ1000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盖板式)D500—600采用标准图集06MS201-3第20页;
Φ1250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盖板式)D700采用标准图集06MS201-3第24页。
Φ1500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盖板式)D700采用标准图集06MS201-3第
27页
2. 检查井盖井座:
检查井材料要求按国标02S515-6、7规定执行。设计在车行道下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座、Φ700圆形复合材料井盖,其承载力要求达到40吨;人行道上采用轻型700×700mm矩形复合材料井盖井座,承载力要求达到20吨。
3. 检查井踏步:
采用塑钢踏步,采用标准图集06MS201-6第16页。
4. 管材:
采用钢筋混凝土II级承插管,材料应符合《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11836-2009)及标准图集06MS201-1的规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