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县中药材协会科普工作土规划(2013-2015年)
一、基本情况
新晃县中药材协会成立于2006年7月,现有会员300多名,分布于全县23个乡镇,遍及全县297个村,,依托于新晃县工商联开展以中药材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宣传、推广、种植与开发工作。充分利用新晃县农村“半山半水半亩田”的生态环境,积极寻找农村致富条件。开发农业新产品,推广农业新技术。
自2002年11月试点建设,到目前全县农村适宜沼气建设区覆盖面达96%的局面。到目前九寨沟县沼气池达到了6415口,沼气适宜建设区沼气普及率达到96%以上。沼气建设的综合能力指标居全州第一。
二、主要目标
2013至2015年三年内,新晃中药材协会运用“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采用“培训-种植-收购”的生产经营流程,首先是从培训会员入手,成当地农民成为中药材种植技术人员,然后由会员再向周围的发展,并扩大种植面积。其次是通过协会与政府共同推广中药材种植,发动有条件的地方的农民大量种植中药材。最后是按照跟农民订立的合同收购。计划2013年全县23个乡镇都下去进行一次培训,培训农民2300人次以上,种植中药材4000余亩;2014年计划培训到村,共培训160次以上,培训农民16000人次以上,种植面积7000余亩;到2015年,全县297个村全面开展培训,开展培训297次以上,培训农民29700人次,中药材种植面突破10000亩。
三、主要做法
一、积极争取领导重视积极开展科技下乡
在新晃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新晃县中药材协会积极与涉农部门联系,进一步地取得他们的重视与支持,大力开展农业科技的宣传、推广、培训、开发、创新等工作,协会
会长黄更强同志身体力行,要求协会班子和300余名协会成员积极推广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开办讲座、送图书、音像资料等方式送科技下乡村。同时,在新晃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科协的指导下,协会把成员发展到了23年乡镇287个村,每个乡镇村都相应地建立了中药材分会,这样中药材协会科技普及推广活动得以在全县大力开展起来。
二、积极协调政府各部门开展科技培训与推广
新晃县中药材协会成立时直接隶属于新晃县工商联,但协会并不局限于工商联的圈子范围,而是积极与县科协联系,在科协的指导下,在新晃农村大力开展科普与科技推广工作;积极与县农民素质教育办联系,通过“政府+协+农民”的方式,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和农民素质教育培训;积极与县农民局联系,发动农民积极种植中药材;积极与乡镇政府联系,深入乡村开展中药材先进技术的推广与种植。
三、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意识
新晃县中药材协会积极配合县、乡、村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和农业技术培训,重点立足于实用的原则,充分利用了县、乡镇、村有线广播、电视开展宣传,利用乡镇集镇农民集中时进行科技推广,利用乡镇、村电教设备、示范基地加现场技术培训等,主要对种养殖大户、协会会员、农村致富拔尖人才、科技致富带头人采取了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经验交流、观看电教光碟的方式进行宣传和培训,并将宣传和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传授先进实用的
农业生产技术进行了有机的结合。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农民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
四、积极引进农业和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增强农业生产后劲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增强农业生产后劲的重要内容,为此中药材协会积极配合新晃县涉农部门和各乡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县科协等工作目标和部署,积极开展科技推广引进农业新品种2个,引进中药材新品种1个,引进新技术2项。
五、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培训工作
为了进一步在全县范围普及科普知识,新晃县中药材协会积极配合县科协、县农业局和县农民素质教育办等部门,深入到全县23年乡镇297个村利用墙报、黑板报、大小标语、印发各种科普资料、开展科普讲座等科普活动,积极地宣传农业和中药材等科普知识,通过几年的努力,在全县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普气氛,从而使全镇上下认识到科普工作的重要性,逐步掌握和运用科普知识,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每年,全县23个乡镇297个村对黑板报定期更新,张贴科普文章9000余篇;围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在全县23个乡镇举办技术讲座200多次,培训农民9700余人次,农业技术讲座200多次,参与群众65000人次,发放科普资料50000份;99%的村干部和农民党员接受了农民技能培训;同时与劳动就业局等组织进行了各类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
新晃县中药材协会科普工作土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