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伍德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
伍德高速公路项目《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时间:
—\总则
1、 为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 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建筑施工使用的材料宜就地取材。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 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
2、 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必须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 器具,在水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
3、 采取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新开工的工程限制进行 施工降水。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降水的工程,必须组织专家 论证审查。
4、 施工现场应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保持水体循环,有 条件的宜收集屋顶、地面雨水再利用。
5、 施工现场应设置废水回收设施,对废水进行回收后 循环利用。
6、 施工现场应做好水污染控制工作。钻孔及灌注桩施 工时,应设置相应的泥浆池、泥浆沟,完善循环系统,防止 泥浆外溢。水中施工钻渣采用泥浆船舶运至岸上指定地点处 置。
7、施工废水、场站雨污水应经沉淀等处理满足要求后 排放或循环利用,沉淀池应定期清理,含油污水应收集并交 由有资质的单位专业处理。严禁将施工废水直接排入当地水 系或以渗入地下等方式偷排。驻地生活污水应收集处理,排 放应符合环保要求。
8、 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化学溶剂和其他有毒有害物 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做好防雨、防洪、防渗措施,杜绝泄露 风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危险废物必须按规定集 中处理。
9、 拌合站、预制场、取弃土场等设施选址应远离水体 和集中居住区,禁止设置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 等特殊生态功能区中。
(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 优化施工方案,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 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 根据施工进度、材料周转时间、库存情况等制定采购计划, 并合理确定采购数量,避免采购过多,造成积压或浪费。
2、 对周转材料进行保养维护,维护其质量状态,延长 使用寿命。按照材料存放要求进行材料装卸和临时保管,避 免因现场存放条件不合理而导致浪费。
3、 依照施工预算,实行限额领料,严格控制材料的消 耗。
4、施工现场应建立可回收再利用物资清单,提高废料 利用率。
5、 根据场地建设现状调查,对现有的建筑、设施再利 用的可能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合理安排工期。利用拟建道 路和建筑物,提高资源再利用率。
6、 施工所需临时设施(办公及生活用房、给排水、照明、 消防管道及消防设备)应采用可拆卸可循环使用材料,并在 相关专项方案中列出回收再利用措施。
(五)扬尘污染管理
1、 场站选址应尽可能远离居民区并置于其下风向。配 料机、上料仓、搅拌设备及输送设施须配备降尘防尘装备。 细散物料应封闭存放,临时性货场应采取覆盖措施。沥青混 合料加热设备、拌和设备等均应配备沥青烟气净化、排放设 施。场区应及时清洁,确保场地干净不积尘。
2、 线外运输土方、砂、水泥、石灰等细散物料的车辆 应安装密闭装置,实现线外清洁运输。施工现场或场站进出 口应采取硬化、清洗措施防止进出车辆污染既有道路。施工 单位应对进出口周边100米以内的既有道路进行清扫和洒水 降尘。线外运输车辆通过居民点应当控制车速,采取适当洒 水降尘措施,降低二次扬尘污染。
3、 施工便道与铁路、国省道及其他重要道路交叉口应 按要求设置围挡,增加附近路段洒水强度和频率。
4、土方开挖应采取适当降尘措施,采用爆破法开挖时 应湿法作业。控制线内施工目测扬尘高度,降低车辆行驶速 度,并采取洒水方式降尘。严格控制路面施工交叉污染,清 扫不得采用鼓风机吹扫,宜采用人工洒水清扫或高压清洗车 冲洗。
5、 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裸露场地应进行绿化、 美化。
6、 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应 平整坚实。
7、 施工现场应建立封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的清运, 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六) 有害气体排放管理
1、 施工现场严禁焚烧油毡、橡胶、塑料制品和其他废 弃物。
2、 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规定的 排放标准。
3、 建筑材料应有合格证明。对含有害物质的材料应进 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4、 施工中所使用的阻燃剂、混凝土外加剂氨的释放量 应符合国家标准。
(七) 水土污染管理
1、施工现场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 洗处应当设置沉淀池。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可 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
2、 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有专门 的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 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3、 食堂应设隔油池,并应及时清理。
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