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明方法及作用 (2)
第一张,共三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说 明 文 的 特 点
说明文是实用文体。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实,还应该从有无该词的角度进行分析。
第十六张,共三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九、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这方面内容的考查不仅有对语言准确性的体会,还有对词句含义和作用的揣摩。 对于后一种类型的试题,我们应该从其运用的手法考虑,结合说明的内容,联系作者的情感或思想倾向来分析体会。
第十七张,共三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十、开放性试题--说明内容的延伸和扩展 这一类型的试题有列举型的,更多的是谈认识和体会。 对于后者,往往要么是结合原文谈,要么是结合实际说,这些要注意审题。其答题的基本套路往往是:观点--联系原文或实际分析--总结。
第十八张,共三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其它考点:
在说明文考查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许多其它考点,如词语的选用、句子的衔接、篇章的安排、修辞手法的识别、标点符号的运用等等,这些考查内容基本和其它文体考查是一样的,它们都属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在此不再涉及。
第十九张,共三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说明文阅读的难点:
1、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区别; 2、对词语的限制、修饰作用的准确评价; 3、下定义与作诠释两种说明方法的区别;
第二十张,共三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2.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4.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第二十一张,共三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5.打比方: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6.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7.列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8.引用(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第二十二张,共三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命题规律
说明文一般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查,命题者设计错误题肢时,往往有以下几种思路:(1)偷换概念。这种选项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二者并不是一回事。(2)有意混淆程度深浅、范围大小。(3)从发展规律看,有意混淆或然、必然的情况。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4)就时态而言,有意混淆已然、未然的情况。即有意把原文中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
第二十三张,共三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5)以偏概全。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6)因果颠倒或强拉因果。即把因说成果,把果说成因,或给无因果关系的二者建立因果关系。(7)张冠李戴。这种干扰项常常把甲的发明说成是乙的发明,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8)误划类别。即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的归在一起。(9)无中生有。即原文中本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这种说法。
第二十四张,共三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解题指导
(1)、整体感知材料整体感知阅读材料为的是对阅读材料内容作基本把握。力求能初步的概括主旨、辨识行文思路,并对整个材料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总体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理解阅读材料打下基础。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对理解文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局部问题的准确分析、深入理解,离不开对材料整体的准确把握。
第二十五张,共三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从整体入手,大处着眼,把握阅读材料的主旨、行文特点、重要信息等方面的内容,进而加深对阅读材料中各个具体或局部问题的理解,从而达到能全面、准确地回答所要求解决的问题,这应是科技类阅读材料应试阅读的正确程序,也体现了阅读过程的一般规律。中考科技文阅读材料历来十分重视整体内容设计,突出考查整体理解水平的命题特点,更要求我们在应试阅读中首先应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入手。
第二十六张,共三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整体感知阅读材料,还要注意如下几点:
①、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内容要点; ②、抓住关键词语、重要语句,贯通全文内容; ③、联系试题,突出整体把目的性和针对性。
第二十七张,共三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筛选整合信息:
当然,信息材料的筛选、整合以符合试题要求为原则。信息的筛选、整合,是阅读过程中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重要方法。筛选、整合重要信息涉及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更关涉到筛选的目的、意图。
说明方法及作用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