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与文化
目录
第一章 古琴历史
第二章 古琴构造
第四章 古琴琴谱及派别
第三章 古琴名琴
第一章
古琴历史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内容。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古琴音乐在复古主义倾向中并没有被湮没,而是有起有伏曲折地发展着。
明、清时期由于印刷术的发展,大量琴谱得到刊刻流传,见于记载的琴谱有一百四十多种,从中可知仅明代创作的琴曲就有三百多首。
第二章
古琴构造
琴式
仲尼式、伏羲式、列子式、连珠式、灵机式、落霞式、伶官式、蕉叶式、神农式、响泉式、凤势式、师旷式、亚额式、钟离式(鹤鸣秋月琴)、剑式。
第三章
古代名琴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
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 此琴音之洪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 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
「绕梁」“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由梁王所赠.
一次卓王孙设宴。众人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让我辈一饱耳福。”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文君,才华出众,精通琴艺,而且对他极为仰慕。司马相如就弹起琴歌《凤求凰》向她求爱。文君听琴后,理解了琴曲的含意,心驰神往。她倾心相如的文才,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被传为千古佳话。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
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
现存的六大古琴
第五 唐/春雷
第六 唐/九霄环佩
第七 唐/大圣遗音
4亿
现存的六大古琴
第八 唐/独幽
第九 唐/太古遗音
第十 明/奔雷
第四章
古琴琴谱及派别
1.文字谱
为一篇详细说明弹奏法的文字,不直接记音高和节奏。今世仅存的文字谱为南朝梁丘明所传的《碣石调幽兰》,现存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现今演奏的《碣石调幽兰》就是根据该谱打出的。
2.减字谱
相传为唐代曹柔根据文字谱简化、缩写而成。减字谱的每一字块为由汉字减少笔画后组合而成的复合字。这种谱式主要只记指法动作和弦序、徽位而不记音高和节奏,所以属于指法谱(Tablature)。
一个字块通常可以分为上下两大部分:上半部表示左手指法及徽位,下半部表示弦次及右手指法。
琴谱
十大名曲
1.广陵散
2.高山流水(唐后分为《高山》和《流水》二曲)
3.平沙落雁
4.渔樵问答
5.阳春白雪
6.潇湘水云
7.阳关三叠
8.梅花三弄
9.胡笳十八拍
10.醉渔唱晚
(一)浙派
派名:浙派、浙谱、:南宋末年
创始人:郭沔(楚望) 主要风格:流畅清和。
代表琴曲:《潇湘水云》、《渔歌》等
(二)虞山派
派名:虞山派、:明末
创始人:严征(天池) 主要风格:清微淡远,中正广和。
代表琴曲:《秋江夜泊》、《良宵引》、《潇湘水云》等
(三)金陵派
形成时期:明末清初
创始人:待考 主要风格:端庄肃穆,儒雅超然之风又不失严谨规范
代表琴曲:《良宵引》《关山月》《渔樵问答》等
(四)广陵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人:徐常遇等 主要风格:中正、跌宕、自由、悠远。
代表琴曲:《龙翔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潇湘水云》、《广陵散》等
(五)浦城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祝桐君 主要风格:指法细腻,潇洒脱俗,疾缓有度。
代表琴曲:《渔樵问答》、《阳关三叠》、《石上流泉》等。
(六)泛川派
派 名:泛川派、川派、蜀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张孔山主要风格:峻急奔放,气势宏伟。
代表琴曲:《凤求凰》、《雉朝飞》、《梁父吟》、《当归》、《流水》等。
(七)九嶷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杨宗稷(时百) 主要风格:苍劲坚实,讲究吟猱节奏。
代表琴曲:《流水》、《胡笳十八拍》、《幽兰》等。
(八)诸城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王溥长、王雩门 主要风格:清和淡远(溥长),绮丽缠绵(雩门)。
代表琴曲:《长门怨》、《阳关三叠》、《关山月》等。
(九)梅庵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王宾鲁(燕卿)、徐立孙 主要特点:流畅如歌,绮丽缠绵,吟猱幅度较大。
代表琴曲:《平沙落雁》、《秋江夜泊》、《捣衣》等。
(十)岭南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黄景星
古琴与文化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