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东北地区水土保持乔木及大径竹类植物调查及评价
摘要 以重庆渝东北地区水土保持乔木及大径竹类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环境适应性、生长状况、水土保持效果、经济价值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渝东北地区水土保持乔木及ey technologies of their industrialization,relying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cultivate new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s in northeastern Chongqing.
Key words Northeastern Chongqing;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Tree;Large diameter bamboo;Evaluation
重慶市是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的超大城市,自然生态条件、地区发展水平、城乡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重庆市属于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中的西南紫色土区(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丘陵区),其主城城镇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区侵蚀强度高,危害大,尤其是渝东北地区是该市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水土流失集中分布于涪陵及以东的中部平行岭谷区和东段平行岭谷区,万州至巫山段是该市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通过营造植被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是当前水土保持界公认的最便捷、最有效、最科学和最绿色可持续的水土保持方法。首先要选出水土保持功能强大的水土保持植物。水土保持植物通常具有根系发达、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对气候以及土壤等自然条件的要求不高等习性[1],对于水土保持植物的筛选既要参考其生物学特征、生态学习性,也要根据其在不同环境下水土保持能力表现来具体判断。《重庆维管植物检索表》记录了重庆市5 900余種维管植物,并对其资源分布状况进行了简要介绍。除去规模系统的调查研究外,针对几个或单个植物物种的水土保持能力、抗性能力和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学者们通过大量研究,指出羽叶山黄麻、苜蓿、香根草、漆树、桑、南竹[2-11]、马尾松[12]、杉木[13]、柳杉[14]、柏树[15-16]、杜仲[17]、厚朴[18]、构树[19]、光皮桦[20]、木荷[21]、秋华柳[22]、广东山胡椒[23]、牛鞭草[24]等是较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对于典型的重庆水土保持植物如杜仲、厚朴、花椒、枇杷、猕猴桃、葡萄、花椒等的品种选育、育苗、栽培、管理、采收、营销等也都有大量的研究结果呈现。虽然当前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仍然存在研究较为片面,单一以经济效益为导向、产业化关键技术未能攻破或者产业化技术链不完善等缺陷。
为解决渝东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保障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安全,该研究通过开展重庆渝东北地区水土保持乔木及大径竹类植物资源调查,构建水土保持植物筛选评价体系,筛选出适应性强、长势优良、产业化前景好的植物资源,为重庆渝东北地区的水土保持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1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研究区概况
渝东北地区(图1),包括万州、梁平、城口、丰都、垫江、忠县、开州、云阳、奉节、巫山、巫溪11个区县,地处渝鄂川陕4省市交界地带,是重庆的东北“门户”。
渝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生态功能维护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地处三峡库区,。地貌类型以中低山为主,山谷高差800~1 200 m,喀斯特地貌发育,河谷深切,土壤以紫色土、黄壤、黄棕壤和石灰岩土为主,多年平均降雨量1 mm。区内坡耕地分布较广,农业人口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区内水土流失分布较广,水土流失敏感程度高,是重庆市重力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
研究方法
调查方法。
线路调查:根据调查区域地形、地势特点,分别设置水平样线和垂直样线。水平样线的线路调查内容包括记录河流、湖泊、沼泽等生境的植被类型,记录方式为现场调查、咨询记录、数码拍摄记录等。同时通过沿线踏查选择合适的垂直样线,顺着山坡垂直向上,沿线记录植被类型的变化,选择典型的群落样地,进行样地调查。
样地调查:在垂直样线的线路调查基础上,根据地形、海拔、坡向坡位、地质土壤,以及植
重庆渝东北地区水土保持乔木及大径竹类植物调查及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