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根紧缩不可大意
孙润成 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其实是变相的紧缩银根,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冻结1500亿信贷资金那么简单,其产生的乘数作用、对信贷结构的影响以及所反映的管理部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认识,都向投资者传递了一种信号。
银根紧缩不可大意
孙润成 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其实是变相的紧缩银根,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冻结1500亿信贷资金那么简单,其产生的乘数作用、对信贷结构的影响以及所反映的管理部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认识,都向投资者传递了一种信号。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强烈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3年9月21日起,提高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至7%。这是继6月13日发布121号文之后,央行为控制迅猛扩张的货币和信贷总量而作出的又一次努力。目前,,上调1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大体将冻结商业银行1500亿元的超额准备金,从数量上看,属于较为温和的政策措施。但小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基础货币扩张乘数的影响不容忽视。
消息传来,资本市场反应强烈,债券市场首当其冲。自8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该消息以来,债券市场便步入漫漫熊市。截至10月20日,。从8月25日至10月20日,%,%的跌幅。在国债凌厉下跌的拉动下,企业债也出现持续单边下跌走势,%,创下单日最大跌幅。债市的暴跌,导使规避风险、稳健型的债券投资者损失惨重,估计仅9月下旬以来,债券市场约有400多亿元的市值已灰飞烟灭。
债市的持续暴跌,不仅使券商、基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遭受资产的损失,同时也使参与国债投资的上市公司蒙受损失。上市公司募股资金有严格的使用限定,因此一般稳健的上市公司为盘活闲置现金,增加投资收益,往往是直接投资或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间接投资在交易所上市的国债。根据上市公司的公告,今年上半年合计至少有34家上市公司或以闲置募集资金,或以自有资金通过直接自营或委托理财的方式进行债市投资。这些上市公司原本意在通过对低风险的国债投资盘活闲置资金,增加投资收益,不料“金边债券”(国债)、“银边债券”(企业债)市场与股市一样无情吞蚀资产,鉴于目前债市持续飞流直下的市况,这些上市公司估计都将遭受程度不同的投资损失。
影响不仅于此。根据测算,存款准备金率调整1个百分点,对银行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在1分钱左右。证券公司由于受到融资成本和市场行情的双重影响,调整带来的冲击更大。对于其它资金需求量大、资产负债率高的行业和企业影响也不小,如房地产、钢铁、汽车等。
除了上述的直接影响,从长期来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最严厉的公开市场业务手段,传递央行加强金融调控的“信号”,这将影响众多证券机构的操作和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证券界人士认为,如果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仍不能控制货币供应与信贷规模的增速,不排除央行有再次提高准备金率或通过利率手段进行调节的可能。从这一点来看,未来的货币供应量增速下降已经成为必然。市场一旦有了这样的预期,将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所以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信号”作用要远大于其对货币市场的实质影响,它预示着货币政策的
银根紧缩不可大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