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2015 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2015 · 新课标 I) 、X、Y、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 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且原子核外 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 0、5、8、8,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沸点: 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 A>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Y<Z 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答案】 B 【解析】W的L 层电子数为 0, 可知 W为H 元素;X的L 层电子数为 5, 可知 X为N 元素;Y和Z的L 层电子数为 8, 均为第 3 周期元素; 根据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8 ,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可知 Y为P 元素, Z 为 Cl 元素。A 选项, 氢气和氮气均为分子晶体,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熔沸点越高,错误; B 选项, H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 Cl 弱,所以简单离子还原性 H+>Cl- ,正确; C 选项,未说明是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错误; D 选项,以磷酸铵( NH4 ) 3PO4 为例,错误。( 2015 · 新课标 II) 9.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 a、b、c、d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1、6、7、1。 a-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 b和c 的次外层有 8 个电子, c-和 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 c>b>a 和其他 3 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和其他 3 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 元素 a、b、c 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 0、4、6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意推出 a、b、c、d ,依次为 H、S、 Cl、K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性质及递变规律,A 非金属性 c>b>a,B 能与 H、S、 Cl 形成共价化学物,但是与 K 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K 是金属元素只能和其他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根据化合价的递变规律, D 选项也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 B.( 2015 · 北京)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 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 、酸性;H2SO4>H3PO4 B 、非金属性: Cl>Br -1-C 、碱性: NaOH>Mg(OH)2 D 、热稳定性: Na2CO3>NaHCO3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及其递变规律。其中 A 比较的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氧化性越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选项正确。其中 B 根据周期表的位置关系同主族中序数小的氧化性强来推断, 选项正确。其中 C 与金属性强弱有关, 还原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正因此C正确。D中, 盐的热稳定性无法应用元素周期率判断,因此 D 错。( 2015 · 福建) 10. 短周期元素 X、Y、Z、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 其中 W 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W> Z>Y>X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 C.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 D. 元素 X、Z、W 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根据题目中所给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可知,X、Y 是第二周期元素,Z、W 为第三周期元素, 又以为 W 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 3倍, 可推出 W是P, 根据位置关系, X、Y、Z 分别为 N、O、 Si。A 选项中, 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 Si>P>N>O , 故A 错误。B 选项, 非金属性越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非金属性: O>N>P>Si ,故 B 正确。 C 选项中,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故 C 正确。 D 选项中,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主族序数( O、F 除外) ,故 D 正确。( 2015 · 山东)8、短周期元素 X、Y、Z、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 YW 的原子充数之和是 Z的3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X<Y<Z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X >Z CZ、W 均可与 Mg 形成离子化合物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Y>W 【答案】 C -2- 【解析】根据题意,设 Y 元素原子序数为 x ,则 Z、W 的原子序数分别为 x+1 和 x+10 ,根据题意列方程解得 x=7 ,则图中四种元素分别是: X 硅, Y 氮, Z 氧, W
6.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