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解读十六大对教育方针的新表述.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解读十六大对教育方针的新表述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 深刻阐述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工作要求, 为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六大报告关于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论述, 对新世纪新阶段教育工作具有长期而深远的重要指导意义。教育方针反映着党领导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关系教育工作全局的总方向。教育方针是一个动态概念, 是一个历史范畴。时代在前进, 社会在发展, 国情在变化, 教育方针相应要作更新。这是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 2 律。回顾历史,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教育方针有着不同的表述, 但核心是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这正反映了教育方针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时代性的统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被确立, 教育方针在改革实践中得到发展并逐步完善。为适应新形势需要, 1990 年 12 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教育方针的新表述,后被写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经一定的立法程序在《教育法》中加以规定, 大大强化了教育方针的导向性。《教育法》第五条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显然,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有新的发展:一是提出了新观点, 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纳入教育方针,写到教育的旗帜上,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文关怀精神; 二是明确了新要求,突出强调教育要努力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走与经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比较,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十六大对党的教育方针的新表述, 既和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一脉相承, 保持了连续性, 同时又反映了时代的新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因此,这一表述贯彻了“三个代表”重 3 要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是以现实国情和国际环境为背景的。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中, 我国已进入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阶段。开创中理论伟大旗帜,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 而教育与人才培养是通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文化与经济的日益融合,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象牙塔”式的教育, 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了解教育方针制定的背景和依据, 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方针的内涵, 提高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自觉性。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也是理论创新的成果。新的教育方针具有这样几个特征: 一是科学性。表述涵盖了教育 4 的方向、培养目标和实施途径, 明确回答了我国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为谁服务”、“培养什么

解读十六大对教育方针的新表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