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
第 一 讲
主讲教师:曹卉宇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
课程简介
网络金融是对以电脑网络为技术支撑的金融活动和相关问题的总称。
48学时,课内外学时比1:1。
以教材为纲,适当补充其它材料。
考试形式:笔试。
参考书目融
第 三 讲
主讲教师:曹卉宇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
网络金融产生的客观基础
信息网络技术是网络金融的技术基础;
金融资本的集中是网络金融的资本基础;
国际金融法规的一体化是网络金融的制度基础。
信息网络技术是技术基础
1、信息网络技术推动了金融业务处理自动化;
2、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逐渐虚拟化;
无人化
无形化
3、信息化技术发展推动着金融业务全球化和金融组织的全球集中化;
4、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一、金融一体化的主要特征
资本在全球的自由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的巨额化;
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和繁荣;
各国金融政策在合作与协调中趋于一致。
金融资本的集中是资本基础
二、金融一体化的主要表现
金融资本的集中;
通过金融机构并购体现金融资本的集中;
金融业资本通过资本市场的资本经营活动形成的大资本集团或联盟;
实质是寻求资金的最优配置,从而达到互相融合、共同生长和超常规扩张的目的。
金融资本的集中是资本基础
三、金融资本集中的背景
国际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
国际经济一体化是世界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融合,资本、人才、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活动在全球范围流动。
国际经济一体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金融一体化,包括货币的国际化、资本的全球化、金融组织和金融制度的国际化,以及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金融资本的集中是资本基础
四、近年来金融并购体现的金融资本集中的特点
集中的规模巨型化
集中后实现经营多元化
金融资本集中全球化
投资银行业务领域扩大
混业经营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金融资本的集中是资本基础
一、网络金融金融监管的难点:
服务商容易进退网络,市场准入监管困难;
网络金融业务运作是信息流的来回传递,对其合并、收购等活动难以监管。
国际金融法规一体化是制度基础
二、金融监管的发展:
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
重视国际金融监管;
巴塞尔协议的发展。
国际金融法规一体化是制度基础
网络金融引发的理论探索
价值判断的更新
教育理念的重构
新经济理论的解读
价值判断的更新
农业经济
自然经济
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
工业经济
货币经济
有效运用金融资本
信息经济
知识经济
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
网络金融
第 四 讲
主讲教师:曹卉宇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
信息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区别
信息经济是指信息产品从生产到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
手工业生产力到机器生产力到信息生产力;
信息作为能源物质的对应物提出;
就业人数更多从事信息工作;
信息技术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支柱。
教育理念的重构
一、网络比机器重要
过剩经济
网络的作用
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量变会引起质变
教育理念的重构
二、曲线比直线重要
非线性世界
环境的变化
网络产业的规模与效益的指数关系
教育理念的重构
三、服务比产品重要
有形的产品与无形的服务
消费者更注重于获取服务
生产者服务收入提高
教育理念的重构
四、市场比利润重要
利润、信誉和份额
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是连续、共生的
企业的前途与未来
教育理念的重构
五、关系比能力重要
企业获取社会好感是需要成本的;
网络可以帮助获得同情与帮助;
联系力(connections)。
教育理念的重构
六、市值比实值重要
市值代表价值取向
无形资产也是资产
教育理念的重构
七、普及比稀有重要
农业经济的“谷贱伤农”
工业经济的“牛奶倒入大海”
网络经济的“产销合一”
服务的普及是规模增长指数效应的前提
“免费午餐”
教育理念的重构
八、增量比存量重要
大型传统企业的问题
20世纪的经济史:
最大的公司隶属的行业依时间顺序是
钢铁、石油、汽车、电话、软件、网络
教育理念的重构
九、专业比综合重要
地域优势的淡化
“酒香不怕巷子深”
对抗式的竞争→
交错式的竞争
专业化的不断创新
教育理念的重构
十、未来比历史重要
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快”
未来的不确定性
网络金融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