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东城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 20 –20 学年度 第__学期 ]
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 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 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 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具学具:范图、作业纸、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观察到了什么规律?
生:近大远小。
2、新授:
1)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 《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 (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 2)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3)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4)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学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5)师示范

个人修改补充
个人修改补充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
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
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
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 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 ;
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 ;
4)整理画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示
五、拓展阶段: 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教学随笔:学生以前已经接触过写生课,所以对于静物写生已经不陌生了, 主要看学生对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掌握得如何,从作业的总体看来,学生还需加强练习。
课题:第二课风景写生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课时: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 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2、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 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2、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
2、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 2 页下方的图片, 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
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部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
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 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 。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东城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新部编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淘气小宇
  • 文件大小81 KB
  • 时间2022-07-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