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做什么的:罗素《哲学问题》
作者:王虎
原文:
最近很忙,以至于忘记了思考。一本薄薄的《哲学问题》看了很久。
简短的评价,值得我们参考。
在第九章《共相的世界》中罗素讨论了什么是共相,为什么世界是共相的:所有的真理都涉及到共相,而所有有关真理的知识也都涉及到对于共相的认识。其实共相这个词汇本身就非常具有宗教色彩了。
可能是已经漫漫理解了作者的思路,也可能是由于作者开始对于全书做一个总结,总之感觉第十四、第十五章,也就是最后两章是看得最过瘾的。第十四章《哲学知识的范围》中,作者是这样描述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的:倘使我们上述的一切是真确的,那么哲学的知识和科学的知识便基本上没有区别;没有一种知识之源是只供哲学吸取而不供科学吸取的,哲学所获得的结果也不会和科学所获得的结果有根本的差异。另外关于哲学的根本特点的描述特别的过瘾,是这样的:哲学的根本特点便是批判,正是这种特点使得它成为一种和科学不同的学问。哲学对于科学上和日常生活上所使用的那些原则都要加以批判地研究,而且要从这些原则中找出它们的不一致来;只有在找不到摈斥它们的理由的时候,才把它们作为批判研究的结果接受下来。许多哲学家都这样相信:倘使科学所根据的那些原则摆脱了一切毫不相关的东西的纠缠之后,而能提供给我们有关宇宙整体的知识,那么这种知识便和科学知识同样地可以要求我们信仰;但是我们的探讨还没有揭示出任何这种知识来,因此关于大胆的形而上学者的特殊学说,主要地便只能有否定的结果了。哲学可以公道地自认为,它可以减少错误的危险,而且就某些情形而论,它使得错误小到实际上是微不足道的程度。哲学家的责任和存在的意义恐怕就在次了。
第十五章《哲学的价值》感觉是全书的总结之所在也是作者关于哲学、哲学研究、哲学家和自己思想的一次大的梳理,值得每一位对哲学感兴趣的朋友仔细阅读,这一章的每一节、每一句都是经典之作,值得仔细思考和玩味!
对于哲学的价值,最开始罗素是这样说的:即使人人都是经济充裕的,即使贫困和疾病已经减少到不能再小的程度,为了创造一个有价值的社会,还是会有很多事情要做的;即使是在目前的社会之中,心灵所需要的东西至少也是和肉体所需要的东西同样重要。只有在心灵的食粮中才能够找到哲学的价值;也只有不漠视心灵食粮的人,才相信研究哲学并不是白白浪费时间。
我父亲是学中国文学的,对于哲学一直就有很高的评价,多次和我提起年轻的时候刚刚恢复高考,父亲努力的在考北大的哲学系的研究生,由于父亲的外语成绩(父亲读书的时候学的是俄文,而考试需要考英文)而没有录取的遭遇,从小就给我灌输过哲学的作用和价值,但是那时候还懵懵懂懂。后来接触了一些朋友,比如猪之尚,比如我的一些客户和同学,他们对于哲学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深刻的影响了他们的做事方法、他们的思考习惯以及他们的生活,同时也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引导。
对于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有很多人的很多种的评论,罗素是这样评价的:哲学和别的学科一样,其目的首先是要获得知识。哲学所追求的是可以提供一套科学统一体系的知识,和由于批判我们的成见、偏见和信仰的基础而得来的知识。但是我们却不能够认为它对于它的问题提供确定的答案时,会有极高度的成就。倘使你问一位数学家、
哲学是做什么的:罗素《哲学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