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止大型集会、楼梯拥挤造成踩踏事件的应 急 处 置 预 案
为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和减少学校大型集会、楼道拥挤造成踩踏事件的发生,确保学校财产和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防止大型集会、楼梯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
总指挥:xxx
副总指挥:xxxxxxxx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
领导小组职责:
(一)负责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制定楼道通行规定和疏散计划,并根据计划组织疏散演练,通过演练查找问题,完善计划。
(二)发生突发事件时负责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楼道拥挤踩踏现场的全面指挥工作,协调各组的配合和支援,负责现场通讯联络,并及时收集信息和合理调配各组人员。
二、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快速反应。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对师生生命的威胁和危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应急救援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之中,建立重特大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确保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及时妥善应对。
(二)预防为主、平战结合。把应对突发事故的各项管理工作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加强基础工作,完善网络建设,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将预防和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控制危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将突发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学校校长是维护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具体负责,班主任和老师是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具体工作副校长领导总务处、教导处组织实施。
三、安全防范
(一)对教学区域内各教学楼楼梯通道内安装醒目的安全疏散标示,消防应急标示,制作安全警示牌。内容如“上下楼梯靠右行,慢步轻声不拥挤”等。
(二)总务处应长期对教学楼、学生宿舍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晚间照明灯、应急照明设备的正常使用。楼道内应无垃圾及其他堆放物,以确保楼道、疏散通道的畅通。
(三)学校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进行防止楼梯拥挤踩踏教育,并根据制定的计划每两周组织一次防止楼道拥挤踩踏演练。
(四)根据学校实际工作情况,落实各通行通道的开启制度,及时开启楼道大门,以免造成学生拥挤情况的发生。
(五)禁止学生在楼梯间踢球、戏闹、滑楼梯栏杆和爬越栏杆,严禁学生私自带烟花、鞭炮进入校园,一经发现,应对违者进行通报批评。
(六)避免学生在课间集会、做操等活动出现拥挤现象,班主任应对本班学生进行爱护同学,礼谦礼让等教育,使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梯秩序,并教育学生不要随便关闭楼道、通道大门。
(七)一旦发生楼道拥挤堵塞现象,若有任课老师在现场,应积极组织学生疏散,撤离人员密集的地点,并迅速让已通过楼道的学生向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以便学校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疏散。
(八)课间操及集会应依次离开本班教室,先由低到高由两边到中间依次离开。避免一哄而上,造成楼道堵塞。
(九)课间操、集会期间因暴雨等原因或集会结束需返回教室期间,要有序组织学生到各班级指定地点躲避或者根据教室位置按规定先由高到低、由里到外的顺序有序疏散,避免一哄而上,造成突发事件。
(十)疏散完毕后,班主任老师应对本班学生进行清查,以便受伤者能及时得到救
关于防止大型集会、楼梯拥挤造成踩踏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