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郑愁予《错误》教案.pdf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错误
一、教材分析
1、分析这首诗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2、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和节奏韵律。
3、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当代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二、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错误
一、教材分析
1、分析这首诗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2、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和节奏韵律。
3、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当代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二、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闺怨诗的特点及其郑愁予对古代闺怨诗的继承和发
展。
能力目标:学会抓住诗歌语言所描绘的意象,通过对课文信息的拓展,借助
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和意味。
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体验和迁移拓展,体会自古以来思妇等待归人和过客不
归的复杂情感,与诗歌实现真正意义上思想的交流。
三、教学过程
( 1)导入
走进烟雨蒙蒙的江南水乡, 暮色已近, 但翠绿的河岸与空灵的山水却未曾
褪去半分的美丽。“吱呀”一声,一个美丽的江南女子推开木窗,眼神急切而伤
感,她在期盼着谁?又是谁的马蹄声惊扰了她寂寞的心?(课件展示江南美景图)
( 2)简介作者
郑愁予, 原名郑文韬,台湾现代派诗人。1933年出生于河南,1949年
去台湾。1955年服役。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1958年赶赴美国,曾任爱
荷华大学讲师、耶鲁大学教授。著有诗集《梦土上》、《衣钵》、《燕人行》。他创
作的诗中贯穿着两种互补的气质神韵:一种是豪放、爽快、豁达的“仁侠”精神;
另一种是曲折动人、情谊绵绵欲语还羞的婉约情韵,这两种气质充分显示了诗人
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
( 3)讲授新课
、 范 读课文(1 播放教学录音)
、 逐 节2讲解并评价
( 1)《错误》第一节“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在
全诗中起怎样的作用 ?
解析:这 两句诗在全诗的分段中,具有“诗序”的作用,在意旨和情调上统
摄全诗。
“我打 江南走过”,短短六个字,暗示过客之匆匆,为下文做了铺垫,同时又
暗含了诗的主题“美丽的错误”。“那留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形象地写
出了思妇相思之苦。“开落的莲花”,倒装为“莲花的开落”,增添了诗歌的音韵和
谐之美,而比喻的手法更将亲人远行,独守空闺之人的悠悠等待之情恰到好处地
表现出来,若非相爱之深、相思之切,怎会为伊消得人憔悴。更为妙绝的是“等
在季节里”,一个“等”字,韵味全出。
( 2 )《错误》第二节,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独特视角以及什么手法来描写思
妇的心理的?
解析:这一 小节,作者采用了过客的视角来展现思妇的忧伤之情。主要运用
两个比喻来写思妇之心,表现思妇的怀人心理。
“你 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心如城,心若道,比喻
新颖巧妙。城是寂寞的。怎样的寂寞 ?‘‘东风不来,柳絮不飞”,无东风,无飞絮,
的春天的小城怎不寂寞。有人问,江

郑愁予《错误》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s
  • 文件大小116 KB
  • 时间202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