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价值
王全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教师应如何面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呢?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是古人对待错误和改正错误的一种正确认识,无“错误”的价值
王全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教师应如何面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呢?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是古人对待错误和改正错误的一种正确认识,无可非议。笔者想说,如果老师不慎出错或者故意出错,一定要让错误体现出价值。
“错误”是发挥教学机智的绝佳机会
最近,笔者听了一堂数学公开课。当执教老师把练习题投影在屏幕上时,一名学生指出题目中的数值错了。老师检查一番后说:“哦,这是一个小错误,这样改一下就好了。”难道老师犯的错误都是可以改正的小错误吗?如果我是这位老师,当学生指出我的错误时,我会平静地说:“是吗?请你再做一遍,也请同学们都做一遍。”这时,我会立即调整教学设计,就“错误”做文章:首先,表扬指出错误的学生,然后,让全班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寻找改正的途径。
“错误”是开发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
笔者上《桃花源记》一课时,有学生忽然提出“为什么陶渊明写《桃花源记》而不写《杏花源记》”的问题。我当时感觉这位学生无事生非,便没好气地说:“因为陶渊明那时看到的是桃花,如果看到的是杏花,我们今天读到的可能就是《杏花源记》了。”
下课后,当我把“桃文化”三个字输入电脑搜索时,眼前赫然出现了下面一行文字:“广东韶关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王焰安同志的专著《桃文化研究》是国内第一本有关桃文化研究的著作。”我震惊了,我的“想当然”丢掉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
第二天,我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向提问的学生道歉。这节课,我和学生一起查找课文中有关“桃”的词语,一起回忆有关描写“桃”的诗文,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最后我们决定成立桃文化课题研究小组,深入学习桃文化的起源、历史沿革、桃文化“福”的内涵、桃文化“寿”的内涵、桃文化“美”的内涵、桃文化“情”的内涵。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桃”与文化密不可分,“桃”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鲜活的载体、符号和象征。
随着所收集资料的增加和思考的深入,一份研究提纲日渐清晰。一个月以后,课题小组居然把“桃文化研究”的网页制作出来了。
这件事情让我认识到,教师一定要树立起学生也是教学资源的观点:学生已有的经验是基础性资源;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互动性资源;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和行为是不同程度的生成性资源。
“错误”是点燃智慧灵光的神奇火花
李镇西老师教学《在烈日和暴
“错误”的价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