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塞山怀古》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西塞山怀古》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刘禹锡的生平。2、了解咏史诗的一般特点。3、理解诗中借古喻今的写法。4、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
《西塞山怀古》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刘禹锡的生平。2、了解咏史诗的一般特点。3、理解诗中借古喻今的写法。4、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咏史诗的一般特点。2、理解诗中借古喻今的写法。
三、学法指导:1、诵读诗歌,知人论世,了解作者。2、咏史诗的一般特点
古人写咏史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有的咏史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感慨只是画外音而已。
读咏史诗,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评价技巧、手法。在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
四、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一) 复习《乌衣巷》,背诵《西塞山怀古》。
(二) 理解语词
1、重点字词:楼船:高大的战船。
王气:此即"帝王之气",这里借指东吴的国运。
黯然:暗淡无光。 收:结束,消失。
降幡:表示投降的旗子。 枕:贴,靠。
寒流:指深秋的长江。
四海为家:四海成为一家,指全国统一。故垒:过去修筑的堡垒。
萧萧:秋风的声音,形容荒凉冷落的样子。
2、名句释义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慨叹自东吴以来,人世又已几度兴亡,而西塞山依旧屹立在长江之畔。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当年的要塞,已长满芦苇和荻草,只留下一片荒凉的陈迹。
(三) 诵读诗歌,结合P40"评读与探讨",说说诗歌的寓意。
学习研讨
(一) 导入
以前同学们学过的"金陵五题"组诗里的《石头城》、《乌衣巷》,就属于咏史怀古诗。学生一起背诵这两首诗: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组古诗对金陵五处有代表性的古迹进行了吟咏,对发生在这一历史环境中的历史事件进行了评说,以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这两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首他的怀古诗--《西塞山怀古》。
(二) 诵读与品味
学生交流预习成果。
1、刘禹锡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排行二十八,洛阳人。贞元九年(793)进士,登博学宏词科,为监察御史。因参加"永贞革新",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移夔、和二州。文宗初,入为主客、礼部郎中。又出为苏、汝、同三州刺史。开成元年(836)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他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进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讽喻诗、竹枝词、怀古诗是刘禹锡诗集中最有成就的作品,尤其是后两者在中国诗歌史上更有突出地位。其诗凝鍊委婉,韵味深醇。尤长七绝,其《竹枝词》、《浪淘沙》等,清新俊爽,富民歌情韵,为唐诗别开生面。有《

《西塞山怀古》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香菱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