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太原名胜.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晋祠在太原市西南 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叔虞封唐, 子燮因晋水更国号,后人因以命祠名。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 17度,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陈运和诗《晋祠》赞“唐太宗的行书石碑不老宋代铸的铁狮雄风依然”。太原纯阳宫,道教著名宫观。在山西省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隅。又名吕祖庙。始建于元代,明代万历年间 I(1573 —1620) 重修,清代乾隆年间(1736 —1795) 、园林风格为一体的五进院落,院内亭台楼阁样样皆有。门前有四柱三楼木牌坊, 其造型、色彩均独具特色,惹人注目。吕祖殿是纯阳宫的主殿, 位于院落中央,面阔三间,方方正正,是宫内最壮观的建筑。殿后的那座院落建筑格局颇为独特,据说是按八卦的方位而建,具有鲜明的道教建筑特色,也是整个纯阳宫的精华所在。纯阳宫的建筑占地不大,它以巧思入神的布局为世人称道。后面两院为楼阁式建筑,错落有致,曲折回旋,徜徉此间,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后院巍阁为观中最高建筑,登阁环眺,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上,独具匠心的布局在宫观祠宇中实属少见。纯阳宫主要建筑为:吕祖殿、方形单间回廊亭及巍阁。四围建配房和砖卷窑洞。永祚寺始创于 1599 年(明万历二十七年),初名永明寺, 1608 年(万历三十六年),五台山高僧妙峰(福登)和尚奉敕续建,易名永祚寺。清初又续建了山门,完善了禅堂和殿宇,形成了一座小规模的寺院。但在战乱岁月,古寺饱经沧桑,到民国末期,已是满目疮痍、遍体鳞伤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曾多次维修。新建碑廊,仿建前院,广植牡丹, 使古刹面貌一新。被古人誉为“双塔凌霄”、“文笔双峰”的双塔是永祚寺内最引人注目的景观。双塔巍然高耸,直插云天,雄健地屹立在晋阳大地上。因其坐落于高山之上,在进入太原市之前, 人们远远就可看到其身影,仿佛在笑迎八方来客。因此, 它多年来一直是太原城的标志。双塔从创建至今已有近 400 年历史。寺中旧塔原名文峰塔,是 1599 年(明万历二十七年)所建;新塔是 9年后妙峰和尚所建,建成后与旧塔一起并称宣文塔。 1984 年和 1996 年,政府又拨巨款先后维修了在解放战争中受创的宣文新塔和倾斜的旧塔。崛围山位于太原市西北 24公里尖草坪区柴村镇呼延村西, 南北走向,海拔 1400 米左右。南有青峰,北有飞云峰。二峰高峻挺拔,夹一东西走向的深沟,隔沟对峙,势如入山门户。从山顶向下俯视,四周群山如涛似浪,宛转盘旋, 形成巨大的旋涡,像倒立的喇叭,又如硕大的圆盘, “崛围山”之名由此而来。这里松柏围裹,郁郁葱葱。春天, 山花争艳;深秋,遍山红叶。“崛(山围)红叶”是太原八景之一。多福寺在太原市西北 24公里毗邻有人民兵工第一校之美誉的中北大学的崛围山之巅。山势陡峻,松柏遍野。为太原著名风景之一。取自“多子多福”之意。寺在山顶小峪之中,极富古刹风趣。寺始建于唐贞元二年( 786 年)。唐人李克用、李存勖(后唐庄宗)父子曾到此佛焚香,寺况空前。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 1368-1398 年)重建,后又多次重修。唯寺前山巅砖塔,仍是宋代原构。寺旁小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读书处。多福寺多福寺位于崛围山上。寺院创建于 786 年(唐贞元二年),唐代大将沙陀人李克用、后唐庄宗李存勖父子曾到此礼佛朝拜。寺内现存 1615 年(明万历四十三年)石碑有“栋宇远迈汉唐”的记载。清道光《阳曲县志》载: “晋王李克用与子存勖焚香刻石题名于此,即山上寺也。”宋代曾毁于兵乱,明洪武年间(1368 年~ 1398 年)在原址上重建。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坐北朝南,殿台楼阁为砖瓦木石结构。原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别致,称为“真三院”,前后左右看皆为 3院,共有 9院。现存建筑有三进院落。第一进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为面宽 3间的山门,山门外塑哼哈二将,内塑四大天王,山门左右为钟鼓楼。进山门后, 正面为大雄宝殿,面阔 7间,进深 5间,重檐歇山顶,斗拱五铺作, 四周围廊,规模雄伟,内供三佛四菩萨,高达丈余。主像后塑有倒坐观音 1尊,为明代杰作。殿内三壁绘有释迦牟尼本生故事壁画 84幅,采用沥粉勾勒衣纹,并用自然景观连缀单幅。二进院正面为藏经楼,东侧是文殊阁,西侧是黑龙殿。藏经楼面宽 5间,为下洞上阁式双层建筑,洞前 6根木柱矗立,形成抱厦,洞内青石砌成,为无梁结构,洞前两侧的明石柱上有傅山手迹。上阁藏经楼为重檐悬山顶。藏经楼东侧文殊阁面阔 3间,阁内塑 3尊高约 5米的佛像, 造型精致逼真,为古代泥塑艺术之珍品,四周

太原名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ly8501
  • 文件大小3.89 MB
  • 时间2017-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