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水作文
古诗词中的水作文1
揭开《诗经》的封面,你会看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水色河光;翻开《楚辞》的篇章,你会看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湖波江浪。
古诗词中的水作文
古诗词中的水作文1
揭开《诗经》的封面,你会看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水色河光;翻开《楚辞》的篇章,你会看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湖波江浪。
水性是温顺的,它能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情感。古时候,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是船,所以渡口,也就成了友人或恋人依依惜别的地方,而水在此时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是一首送别词,诗人以眼波喻水,以蹙眉喻山,因为有了对水的奇想,使得这首词没有离别的感伤,才脱离了送别词的俗套。
水与爱情的关系,好像比水与友情的`关系更亲密,翻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能找到证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蒹葭》)作者追求意中人而不行得,就在这百草凋零的清秋季节犯起了相思,她在什么地方呢?她“在水一方”,又“宛在水中央”,心上人若隐若现,朦朦胧胧,让作者魂牵梦萦,写出了可望而不行即的爱情。简洁的水,多么奇妙啊!
水因为富于改变,灵动活泼,也能引发出诗人们对人生的感悟和思索。“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苏轼对人生的乐观豁达;“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后主绵长的愁绪;“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李太白的壮志豪情;“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对政权与人民的关系的比方,给后世留了一个深刻的警醒;而孙子从水中悟出了克敌制胜之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改变而制胜者,谓之神。”
水是有灵性的,它可以传递人间难舍离情,可以寄予相思之情,可以抒发迁客骚人对人生的愤懑之情。愿我国的古诗词借着水的魔力能流得更远,更远。
张兴武从悠远的《诗经》《离骚》中的水起笔,水由此便具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漂亮。由水性的温顺延长至水与爱情的密切,进而展示水的灵动活泼,水的深刻才智。文采中透露出理性的光彩,很不错。
古诗词中的水作文2
古诗词中的水作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