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
这几天我教学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现作出如下反思:
一、正面阅历
(1)备课时把握住了学问的前后联系。小学阶段对整数笔算乘法的最高要求是驾驭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两位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和三位数乘以一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为学习本节课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简单,但是在课后的练习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是乘法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如290×20,206×40,不能娴熟的将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有的学生没有根据简便的算法计算,把0也参加运算,这可能与我上课时没有重点强调笔算的书写格式有关。另一种状况是,计算后在末尾添上0的个数不正确,如160×60,只在末尾添上一个0,缘由可能是计算160×60时,末尾有2个0,但是这两个0在同一列上,而在以前的加法中,0加0得0,就顺手移下一个0,这与上课时没有重点提示有关,须要在课后的练习中加以提示。
本课的一个难点在于理解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依据,课中许多学生的说明是,因为末尾有2个0,所以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再没有多余的理由,认为这是自然而特别明白的,于是我问道:你能来验证这一结果是正确的吗?让学生充分的进行沟通,通过多种方法如采纳最基本的乘法步骤进行计算,初步培育学生的猜疑和探究精神。
从课堂作业的反馈状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这节课的学问驾驭的较好,但是有些学生还是采纳数位对齐的方法进行计算,有待我课后个别辅导。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学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前,我们组的三位老师进行了集体备课。我们觉得学生已经具备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实力,所以,这节课我们完全可以放手,在学生充分复习后,让学生先自己尝试,老师在强调总结,最终练习巩固。在练习中,为了培育优生,练习题我们设计了三个层次:有基础题、提高题和培优题。通过这节课的实践,发觉了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
。例题出示后,学生尝试计算后,我本想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讲解给大家听。看了看时间,为了让学生剩下更多的练习时间,我就代劳了。我觉得此时应当给优生展示提高的机会。今后的教学,我要抓住每一个优生的熬炼的机会。
,还不够精。虽然我们的练习题分出了层次,我觉得还不够精。我会和我们组的三位老师接着探讨,让练习题的设计精而实。
。我们学校要求课堂教学做到:少讲多学、精讲多练、惊慌高效。为了达到这十二个字的成效,校长深化我们老师的课堂,反复听、指导。面对校长,作为一名一线老师的我,有感动、有感谢。也为了让我的孩子们在课堂上惊慌起来,对学生的自学不仅提出要求,还有时间的限制,这样削减了学生的拖拉。通过实践效果很好,但还有个别散漫的学生没有跟上我们的脚步。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5
本节课在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之后,进入自学环节,让学生自学例题,自学后将例题在练习本上再做一次并与书上例题比较,之后做做一做的练习题。自学环节结束之后,同桌相互沟通,并指名板书,之后进行全班汇报环节,由学生讲解,理清计算依次、方法后,通过改错题明确易出错的地方,巩固计算方法,这节课改算环节还没有结束就下课了,本节课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反思一节课的教学,问题主要出在教学设计上,在备课时考虑到由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学生学习的问题应当不大,但在自学中发觉,学生自学时并没有仔细看例题,拿起题来就算,出现的问题就许多。
我想假如在设计自学指导时,把问题写得更细:1、自学例题145乘12,思索先算()乘(),积的末尾和()位对齐;再算()乘(),积的末尾和()位对齐;最终把两次乘得的积()。2、在练习本上列竖式做例题,再和书上的例题订正。3、笔算136乘28(做一做的第一题)。假如这样做,学生就能在仔细学完例题后再做,就能更好地驾驭计算方法。之后再做一道与例题相类似的测试题,加以巩固,让学生进行讲解后归纳计算方法。最终做改错题和做一做的练习题,这样的设计应当会更合理一些。改错题针对积的书写位置、计算时是否进位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错,我觉得这个设计很有必要,同时提示学生在抄写数时肯定要精确,并在做完后仔细检查。
教学设计的制定肯定要考虑学生的学情,才会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更顺畅更有实效。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6
经过一周的时间教学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小学阶段对整数笔算乘法的最高要求是驾驭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在这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