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座祠堂红色保密故事.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座祠堂的红色保密故事
——南番顺游击区指挥部的故事
作者:盘学东
单位:广州市南沙鱼窝头第二中学
大镇岗上的凉风跟随着夜的脚步,吞噬了白天的暑热。伴着几声犬吠,无数条身影从村子的各个角落钻出来,隐没在夜色中。
江南村(又名岗”等地方反动势力欺压百姓,镇压抗日武装。
在日本侵略者和汪伪政府的庇护下,一些地方武装更是自为霸主,仇视革命力量。在当时有一句顺口溜——“里仁洞十三庄,庄庄都有
土霸王,中间有个‘泥人洞’,前有山门,后有石壁,南北夹攻地势险,哪家军队都难行”。
江南村位于禺南地区,地处大镇岗之南麓,离广州城区较远,较为偏僻,并且由于水道的阻隔,有利于隐蔽和开展游击斗争。
偏僻并不等于安全,旁边村子里的人拿副望远镜就可以将村里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这里离番禺中心城区市桥也只有数公里距离,周围都有日伪军的眼线。日伪军的特务们还经常乔装成算命先生、补鞋匠、补锅佬、货郎等身份走街串巷,到处打听游击队的消息。
指挥部进驻江南村后,村民们不仅将李氏宗祠给游击队用作指挥部,还帮助游击队员们隐瞒身份。
每当见到形迹可疑的陌生人进村,他们都会通知游击队员们提高警惕。为了隐藏身份,游击队员们白天跟村民一起下地干活。从外貌和衣着打扮上并不能看出他们的身份,但如果开口说话,就很容易听出不是本村人。
有一次,一个陌生货郎到村里走街串巷,这个货郎摇着拨浪鼓,鬼鬼祟祟地东张西望,还不断地向村民打听村里有没有请外地帮工,外地来帮工的人多不多。
平时来的货郎都是熟悉面孔。那时的乡村,货郎、补锅匠之类手工业者都有自己的活动区域,来得多了,跟村民也相熟了。他们只在意自己的生意,不会打听有没有异乡人之类的信息,更不会贼眉鼠眼地到处张望,今天的货郎陌生且有些反常。那些买东西的大娘、媳妇们就跟平常见到货郎一样,边挑自己心仪的东西,边跟他插科打诨,
但就是半点口风都不透。
货郎摊的欢声笑语吸引着周围人的目光,一个新来的游击队员走了过来。
“有冇烟丝卖呀,买2斤烟丝。”在嘈杂的话语和欢笑声中,游击队员的外地口音格外清晰刺耳。
货郎听出他不是本地人,眼神闪过一丝异样,他盯着游击队员,将装烟丝的袋子从竹箧里拎出,边秤烟丝边问:“系本村人?听口音唔多似哟?一次买甘多烟丝?”游击队员还没出声回答,围在那里挑选针线物品的一位大娘就接上了话:“你个衰崽,你姑丈唔系有烟丝咩?唔够你食呀?系唔系想偷懒呀?快的返系落田做野啦!”
“成日食你地的烟丝都唔好意思,今日插田人多,我买点烟丝俾佢地一起食。”听到大娘的话,游击队员马上醒悟过来,边答应着,边拿上买好的烟丝离去。
货郎走后,村民马上提醒游击队,这货郎是个陌生面孔,之前没有看到过。
游击队领导听了村民的报告,决定当晚的培训班暂停,为防止意外,还将游击队撤到了大镇岗上。一夜无事,第二天却有大批日伪军进村巡查,由于游击队提前做好了预防措施,日伪军在村里搜寻了一圈之后,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人物,灰溜溜地无功而返。
日伪军走后,村民们通知游击队员们回到村里。培训班也继续在李氏宗祠昏暗的油灯芯子下开展起来。
干部培训班结业没多久,10月,指挥部又在江南村举办了手枪
队训练班,参加训练的有游击队骨干20多人。
手枪队的理论培训依然在李氏宗祠,实战训练地点设在村子北边的大镇岗。游击队在敌人环伺的一个小村庄,举办手枪培训都没被敌

一座祠堂红色保密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阳仔仔
  • 文件大小1.85 MB
  • 时间202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