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加强筋设计规范
PTC013加强筋设计规范(设计流程节点规范)
-
-
-
-
说明:
1、此表为常见家电塑料制品壁厚及筋厚的参考数值,不包括手机、遥控器等精密制品。非常规制品的侧壁及加强筋大小端尺寸还需另行讨论;
2、表中给出的透明制品的加强筋的大端数值指的是没有强度要求的透明件的大端尺寸。对于有强度要求的透明制品,加强筋的大端尺寸可以设计到与基本壁厚等值,但筋的小端不能小于上表中给出的数值。
2. 高度
筋高度应不大于顶面壁厚的3倍,如图2-1中尺寸H≤3T。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加强筋高度应尽可能小。使用两条或多条矮的加强筋比使用单一条高的加强筋较为优胜。
为保证塑件基本平整,加强筋的端面不应与塑件的支撑面相平,,如图2-3所示:
图2-3
对于有阶梯的面,在设计加强筋时,应着重考虑筋的位置和高度。如图2-4所示的筋位设计不合理,要保证筋位端面到各支撑面的高度尽量相等。改进方案,可以把筋位的拱形口左移或把拱形口高度抬高。
图2-4
3. 脱模斜度
为方便出模,加强筋应加脱模斜度,°~1°,在允许的情况下,斜度尽量取大值,较深的筋应标注大小端厚度尺寸。
4. 圆角的应用
为提高塑件强度,改善塑件的流动情况及便于脱模,在加强筋的端面设计时,应采用圆弧过度。如图2-5所示的筋位设计不合理,筋位端面应设计成圆角。
图2-5
5.拱形和波形的应用
在加强筋的设计中,要适当考虑拱形和波形的应用。把筋表面制成拱形和波形可以增加筋的强度和刚性,并且可以避免注塑时因料不足而引起的注塑不到位的现象。
6.强度的要求
塑件在跌落过程中会造成特殊部件的断裂,所以设计加强筋时应充分考虑其功能和作用,在强度上达到一定的要求。例如一些受力结构(螺钉柱等)易断裂影响部件的功能,对这类结构考虑与底面的接触面积,要适当增加加强筋的数量,必要时加强筋的底面加圆角以提高强度。
三、加强筋的分类
按照外型及作用的不同,加强筋可分为以下几类,下面分别介绍各类筋应注意的要点。
单向筋
单向筋一般用在薄长型的塑件,只需要单方向刚性的情况。单向筋通常是一系列平行的筋组合使用,设计时应注意系列筋的间距,一般情况下,间距值取不小于壁厚的2倍,如图3-1所示。
T=顶面壁厚
A≤1/2T
H≤3T
L≥2T
C=°~1°
图3-1
若系列筋处有强度要求,如滚筒洗衣机视窗,此处对强度要求比较高,所以系列筋的间距值可不满足上述要求,如图所示。
图3-2
2. 交叉筋
交叉筋就是两个直角相交的筋,其相交处容易形成较厚的截面,如图所示:
图3-3
因此在相交筋接合处设计一个适当尺寸的芯,使筋的厚度保持在1/2壁厚内,以满足加强筋壁厚设计要求,如下图所示。
图3-4
3. 两端相接塑件侧壁的加强筋
加强筋的位置方向最
加强筋设计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