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后勤工作计划.doc15 年后勤工作计划总结、日常管理检查等及时整理归类建档,使安全工作更具规范性和针对性。④、大力加强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努力营造安宁祥和的校园环境。加强门卫安全管理: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落实门卫工作制度,把好校园入口关;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教师骑车出入校园,应避开学生上下学和人多情况复杂时段,摩托车慢速行驶,自行车推行。学校安排教师在学生下学时进行值班指挥,防止意外交通事故发生;加强校园饮食卫生及防病安全管理;加强校园防盗、校园消防、校园用电等各项安全管理;加强校舍安全管理。学校定期进行校舍勘验检查,发现险情应立即处理。(4) 大力加强与安全职能部门的配合协作,认真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七) 学校后勤工作 1 、做好开校准备工作和收费工作,杜绝“三乱”。 2 、做好后勤服务工作,抓好食品饮用水安全和校舍安全。 3 、完成幼儿园基建审计。篇三: 1、 15 年初中安全工作计划初中二 O 一五年安全工作计划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事关教育发展大局和社会稳定。为进一步建设好平安校园、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进行,特制定我校 2015 安全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2015 年我校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围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目标,结合上级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完善管理制度,狠抓措施落实,努力探索创新,不断巩固成果,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杜绝重特大事故,减少其它安全事故,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推动我校安全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责任目标: 1 、杜绝一切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2 、校内安全责任事故死亡人数保持零记录。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 1 、不断强化学校的安全工作责任意识,牢固树立“推动发展是第一要务,确保安全是第一责任”的观念,强化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意识,强化安全工作重在防范意识,强化事故防范重在管理意识。我校于开学之初就结合教育局安全工作要点制定了庆合初中学校安全工作要点,并发放到了每一位班主任和村主任手中;进一步细化了学校班级安全教育资料并于开学之处发放到每一位班主任手中, 让每一位班主任都明确知道本年的安全教育方向和内容。今年继续把安全工作纳入中层领导及教职工的目标管理,严格考核,逗硬奖惩,切实解决影响学校安全工作开展的突出问题,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 2 、进一步狠抓责任落实。明确“一岗双责”(即管业务必须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的要求。通过 2009 年 2月 8 日开学会议上校长与各责任人员(含小卖部、食堂承包者)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层层分解,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并强化“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责任追究制。 3 、落实好学校安全工作保障措施。健全学校安全工作机构,学校成立以校长、党支部书记郑剑华为组长,办公室副主任荣勇、政教处副主任荣必华、教导处副主任谢朝文、教科室副主任殷圣军、团队张航、罗伟,后勤刘骏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和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预案组织全体师生进行落实和演练,同时负责该项工作的规划、实施、检查和总结。二、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1 、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各级下发的安全工作通知精神,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和广大教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广大职工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学生安全工作必须“时时抓紧,处处留心”的意识。 2 、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专门会议,联系一些地方、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3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板报、专题讲座、张贴相关安全工作管理制度等形式对交通、食品卫生等安全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时时“安全,处处注意安全”的良好氛围。 4 、认真上好安全课和健康教育课,给学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营养知识、防疫知识等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5 、本着“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学校安全知识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一是利用各班安全课、德育课广泛开展法制、心理健康、安全教育,保证学生受教育面达 100% ;二是通过开展“安全周”、“安全月”、“安全知部竞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形式,不断强化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安全救助能力;三是充分利用学校印发的人手一册的安全知识宣传单和安全教育教材,进一步抓好学生面对突发安全事故的自救及互助常识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防范能力。 6 、加强对教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安全工作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提高整个学校安全工作水平和防范能力。三、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1 、进
15年后勤工作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