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调研报告调查题目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时间 2016 年 11月 11日—— 12月8日调查地点嘉兴学院平湖校区调研人阮晨晨( 08)、石晓平( 30)、彭亦非( 02) 龚富名( 06)、楼晨亮( 12)、朱浩( 46) 等级: 2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调查目的: 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是培养和塑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我国大学生大都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 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在法律基础课上玩手机、做它科作业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 法制观念淡薄。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大学时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法律尊严是当代大学生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同时也能帮助大学生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此次调查将对此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并据此对病态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其中大一学生 24名,大二学生 5名,大三学生 15名,大四学生 6名,合计 50名。调查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充分利用了 QQ 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社交软件来发动众多大学生参与此次问卷调查。为了使调查能够真实、客观的反应调查者的思想,我们对法律各个方面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筛选,对相关法律专业术语也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方式主要是采用封闭式的回答方式,即预先设计好多种可能答案,将这些答案全部列于问题下面,由被调查者从中选择一种答案作为自己的答案,均为单选题。本次调查收回有效的调查问卷共 50份。关键词: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原因、重要性、。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一) 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虽然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学过一些法律知识,但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却较低。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只重视专业课,而对法 3 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 在平时课上不认真听讲,只是临到考试的时候突击, 应付了事, 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 大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二) 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 法制观念淡薄。法律观点、法律观念是法律意识的组成部分, 它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依据。它们与法律知识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知识薄弱,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淡薄的法制观念,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实现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中国青年研究》(1999 ,2)[1] 中有这样一组调查数据, 对象是某高校三年级的大学生,他们对于“如果你涉及到诉讼,你对法律的公正裁决”表示有信心的占 %, % 的大学生表示信心不足,% 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没有信心。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 ”回答“不太平等”的占第一位为 %, “不平等”的占第二位 %, 认为“平等”的占 % 。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 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会计16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