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军事地理环境分类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 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 系统)。根据其受人类社会的冲击和干扰的程度不同,可分为: 天然环境( 原生自然环境) 、人为环境. 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 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 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形成了一个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和互相联系的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 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 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原、丘陵五种最重要的常态地貌类型以外, 我国还有类型繁多的特殊地貌分布, 如冰缘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其中冰缘地貌, 仅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北段, 类型就有 45 种以上, 比前苏联和美国多一倍, 成为世界上冰缘地貌类型最多的国家。如此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 为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多元化和中华文化的多样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我国地处地球的北温带, 既无严寒, 又无酷暑, 气候宜人, 众多的江河湖泊, 使广阔的土地可垦可耕, 供人们衣食。因此, 与世界上各古老文化相比, 中华文化产生和延续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同埃及文化囿于尼罗河流域, 巴比伦文化囿于两河流域相异, 中华文化滋生地不是依托一个江河流域,而是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大的区段。第二节我国的军事地理环境中国的地形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多种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 向海洋倾斜, 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 形成降水; 另一方面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 沟通了东西交通, 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河流自西向东, 逐级下降, 河流落差大, 水能蕴藏丰富。多种多样的地形为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由于山区面积广大, 平原较少,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1 基本内容 1. 地形多种多样中国地形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 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 5 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 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工业生产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 2. 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2/3 ,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 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 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在 4500 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
大学生军事教程(本科)第八章 军事地理环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