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审计现场管理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审计工作的启示.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审计现场管理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审计工作的启示审计现场管理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审计工作的启示一、我国审计现场管理的现存问题(一)审计现场管理的意识不强在现阶段的审计项目过程中,大多数的审计人员认为审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核查问题, 轻视审计现场管理, 而且大多数单位对审计质量的评价标准认识上有误区, 导致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重视查摆问题, 而忽视了真正的审计控制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审计程序,违反了操作规范,造成某种程度的遗漏, 影响了审计结果的真实性, 偏离了审计目标的完整性,形成了潜在的审计风险。(二)审计计划管理缺乏科学性在审计过程中,有的审计机关对审计计划的编制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 导致审计计划缺乏科学性; 有的审计计划考虑不周全, 重点不突出, 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有的审计人员仅凭经验、按惯性从事现场审计。这样不完善的审计计划对项目的进展, 资源的利用及目标的实现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同时, 执行过程中审计人员的疏忽管理也可 2 能使审计计划流于形式。(三)审计内部机构设置缺乏合理性我国审计部门的内部机构设置多以行业来划分,针对不同的行业设置不同的部门, 对审计项目的组织实施也多以处( 科室) 为单位, 各行其是。这种各业务部门和审计组各自为战, 部门之间配合的不协调, 资源整合不力, 部门领导和审计组组长对审计现场的指导和管理不能及时到位, 造成一些重大线索丢失, 重大情况错失, 审计资源浪费, 影响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时效性。二、各国审计现场管理的比较德国对审计质量控制的操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计划准备阶段, 审计单位对项目的选择和审前调查非常重视,审计项目的确定要求审计组的领导和成员共同参与进来; 二是现场审计阶段, 审计人员的知识性和创造性在这一阶段充分的体现; 三是审计报告阶段, 运用权力制衡的决策机制和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等手段, 对控制的途径把握很严格。比如: 在内部管理控制中, 对审计人员的选拔与管理高度重视, 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标准; 对人员的责任分工明确, 工作程序简便; 各部门间经常性的交换意见, 有效的控制了审计风险。在外部管理监督中, 通过《公务员法》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 通过媒体、互联网等起到公众监督的目的; 接受议会监督及其他欧盟国家审计部门的监督等。 3 英国审计质量控制中,审计署十分重视与审计业务相配套的审计计划制定。对每个就地审计前的审计项目都要列出此项目的审计费用清单, 计算所需的审计成本。按照法律, 英国审计署的经费开支由议会专门的委员会审议通过, 审计长每年要向议会宣讲审计计划, 解释审计工作给国家带来的好处, 争取他们的支持。因此, 制定审计计划时所有高级审计人员都必须参与。加拿大审计质量控制由三个审计业务管理控制机构来完成。一是执行委员会, 负责计划管理工作。二是方法开发委员会, 负责审查工作。三是审计质量检查小组, 负责对项目审计质量和审计报告质量检查。加拿大审计长公署每级官员都有明确的职责, 按照各个阶段的控制点, 对下一级所实施计划的质量和进度进行检查。同时, 对每个审计人员每个月都有具体的任务指标安排。在美国的现场审计管理中,审计机关对组织形式有充分的准备,每个审计人员都非常重视审计质量控制制度,而且必须认真编制工作底稿, 并予以妥善保存。重视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 执行统一

审计现场管理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审计工作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paihuai74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