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观后感
必须成认,?阿凡达?和我所期待和意料的一样,仅此而已,没有惊喜,也没有意外,一切的一切都如我对卡梅隆和?阿凡达?的期待。之所以说没有惊喜,没有意外,是因为我作为一个搞媒体的,作为一个卡梅隆的铁杆影迷,我觉东西不是真的,但是你却又不由自主的去相信它的存在,卡梅隆正是带着这样的理念去创造?阿凡达?里整个潘朵拉星球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让你相信这些东西真的存在于这个我们的世界上,但是却在你的认知之外。,抛开?变形金刚?的金属机械〔因为金属没有生命〕,抛开?金刚?的大毛怪〔因为它是只猴子〕,?阿凡达?里GI所生成的“纳美人〞,毫不夸大的说,是目前为止所看到的最令人信服的GI“类人角色〞,你也许看着看着就忘记了这些角色是电影所生成的,不同于?蜘蛛侠??钢铁侠?或者任何一个侠,他们只敢用GI表现“面具人〞,或者快速的运动镜头,?阿凡达?敢于给你特写,敢于给你慢镜头,敢于让你看清楚每一个细节,虽然纳美人的角色也许有人会觉得明明就是一个丑陋的蓝色光皮人,但和当初最开场的概念设定比起来,已经是非常的漂亮了,试想一下,要是把外星人设计成非常奇怪的样子,那么电影里最重要的男女主角的爱情戏就变的毫无可信度了,要是站在男主角杰克·萨利这地球人的立场,以一个地球人类的审美来衡量,我相信任何一个观众都不会想和一个未知生物有任何的爱情故事发生。我相信导演想的一定远远比我们想到的多的多。二、从看电影到体验电影之前?阿凡达?伦敦首映过后带来的好评如潮,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更吹牛逼说“电影历史将按照?阿凡达?之前和?阿凡达?之后来划分〞,我一直和朋友们拿这个开玩笑,说他言过其实,但是在我看过电影后,我觉的索德伯格所言并不夸大。在视觉特效后,好莱坞的片商们已经发现了新玩具,那就是3D电影,这几年各大片场都推出了自己的3D电影就是证明,但其实很多3D电影的理念都非常的自以为是,无非就是不停玩诸如把东西从屏幕里伸出来吓唬你、或者向你丢个东西等等之类的把戏,就跟看恐惧片一样,时不时的突然吓你一下,再配以强烈的音效,方式简单粗暴,而且这些3D电影根本都是以远近分层的形式来实现立体效果,比方一个画面从景深上来讲,分远中近三层,远处一个人,中间一个人,近处一个人,这确实有远近关系,有层次,关键的问题来了,就某一层本生来说,它并没有立体效果,它还是平面的,就跟你看到一个立体贺年卡一样,有层次,但是每一层上的图案还是平面招贴画。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大多数的立体电影,他们都给了你一个既定的视觉对焦点,比方一个画面,制作电影的人把焦点集中在前景的的人物身上,那么你想看其他地方的东西,就很难受,眼睛快要爆掉,喜欢摄影的朋友们肯定理解,要是大光圈拍人,背景模糊了,你就只能看到焦点的东西。但是这是看照片,试想一下你在看一部立体电影,场景频繁切换的时候,每个场景的焦点都不一样,你要一直被动的跟着被设定好的焦点去改变自己眼睛对焦的点,眼镜对焦的生物马达会坏掉的。?阿凡达?的出现改变了上述这样的情况,它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让每一层都立体起来了,放眼望去,画面上有无尽的空间和美景都可以让你欣赏,画面几乎是全景深的,摄影专有名词上有个词叫“泛焦〞,即为没有焦点,画面全明晰,你可以任意去欣赏画面里的每一个角落,我记得在此前的?冰河世纪3?的3D版里,就已经几乎到达了这样的视觉体验,但是这种美妙的
《阿凡达》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