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公司治理-名词解释 (2).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企业制度的演进
从企业制度的发展历史看,它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古典企业制度时期公司的外部活动治理场所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国家法规和社会舆论等
公司治理的三种治理模式
1、亚洲的家族式治理模式体现了主要所有者对公司的控制,主要股东的意志能得到直接体现,这种模式也可称为股东决定直接主导型模式缺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的大量资金从家族那里难以得到满足;而在保持家族控制的情况下,资金必然来自大量的借款,从而使企业受债务市场的影响很大接班人继承问题
2、日本和德国式的内部治理模式:银行、供应商、客户和职工都积极通过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等参与公司治理事物,发挥监督作用。这些银行和主要的法人股东所组成的力量被称为“内部人集团“而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形成的长期稳定的资本关系和贸易关系所构成的一种内在机制对经营者的监控和制约被称为内部治理模式。
3、英国和美国式的外部治理模式:公众公司控制权掌握在管理者手中,外部监控机制发挥着主要的监控作用,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自然相当发达。经历市场的隐性激励和以高收入为特征的显性激励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也很明显。这种公开的流动性很强的股票市场,健全的经理市场等对持股企业友直接影响。这种治理模式被成为“外部治理模式“也称为”外部人系统“
普通股股东的权利:剩余收益请求权和剩余财产清偿权;监督决策权;优先认股权;度票转让权
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区别:1、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在公司经营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债权人与公司之间只是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他们无权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即“不参与权益“,而股东凭借其所拥有的权益可以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也可以委托他人间接进行经营管理,即“参与权益“
2、各自承担的风险不同
从财产求偿权来看,债权人权益优于股东权益。债权人权益是以公司全部资产为要求对象的,股东权益是对全部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资产的所有权,是一种剩余权益。另外,在公司的解散清算过程中,债权人权益也排在所有者权益之前。债权人权益报酬率一般低于股东的,债权人的报酬率也相对稳定,所有者的报酬率与公司业绩的变化而变化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偿还期限不同
股东权益在公司经营期内除依法转让外不得抽回资金,只有在清算后尚存剩余财产时才有可能补偿投入资本。而债权人权益有确定的偿付日期,公司到期必须足额偿付利息和本金,否则将面临破产清算的风险
中小股东权益的维护
累积投票权制度,2002年我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控股股东控股比例在30%以上的上市公司,应当采用累积投票制。采用累积投票制的上市公司应在公司章程里规定该制度的实施细则:1、强化小股东对股东大会的请求权、召集权和提案权;2、类别股东表决制度;3、建立有效的股东民事赔偿制度;4、建立表决权排除制度;5、完善小股东的委托投票制度;6、引入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制度;7、建立中小股东维权组织
股东利益至上理论:管理者服务于股东,股东是公司生于风险

公司治理-名词解释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薛定谔的猫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