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磷酸胞苷加地塞米松等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余朝阳 钱学贞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磷酸胞苷加地塞米松等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 方法 以我院2008年8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12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mental health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during the treatment period.
[Key words] Sudden deafness; Cytidine triphosphate; Dexamethasone
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SD)是耳科常见急症之一,在各年龄层中均有一定发病率,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恐慌,甚至发生继发性伤害[1]。目前,对于S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整阐述[2],只是推断其是一种感音神经性聋,在发病初级几分钟之内即可达到高峰[3]。现阶段在临床上对于SD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4],但效果并不明确。本文以我院2008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就三磷酸胞苷加地塞米松等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8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12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其中男91例,女31例,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岁,所有患者均因突然非波动性听力减退伴或不伴有耳鸣、晕眩等症状入院,且排除患有蜗窗破裂及内听道占位性疾病,经临床检查,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患有SD,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及疗效分级标准》,患者从发病到治疗平均时间(±)h。在所有突发性耳聋患者患病部位方面,左耳64例、右耳54例、双耳4例。在合并症方面,有耳鸣者43例,有晕眩者32例。随机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灶部位及合并症方面未见显著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及相应护理,包括使用维生素、丹参、吸氧等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都使用地塞米松,起始用量20 mg,放入5%葡萄糖盐水中静脉滴注,之后随着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逐渐递减,最少不少于每日5 mg。观察组患者使用综合突发性耳聋治疗方案,具体如下:在患者进行治疗第1天,使用三磷酸胞苷40 mg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 mL缓慢静脉滴注,之后视患者情况逐渐增加用量,但每日总用量不超过100 mg。对照组患者使用ATP 40 mg, g和辅酶A 100U进行静脉滴注。在治疗中,如果两组患者中有合并糖尿病情况,则使用生理盐水代替葡萄糖盐水。治疗周期2周。
研究指标及评价方法
①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根据《突发性耳聋诊断及疗效分级标准》[5],我们依照患者治疗14 d后的临床症状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比较两组患者总显效率(痊愈+显效)之间的差异。②两组患者的听力情况比较:主要包括听阈值和听力提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情况的改变。③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比较:分别使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WHOQOL-100生活质量评价量表
三磷酸胞苷加地塞米松等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