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试论“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试论“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试论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摘要: 对五四的性质的理解近年来逐渐形成三种解释, 即自由主义的、保守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解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五四对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内在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其破除人们内心的道德束缚有余, 而制度约束建设不足, 因此,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给法制尚不健全的中国带来了人的行为的极大混乱。关键词: 五四运动; 制度; 内在制度; 外在制度论文联盟、问题的提出随着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本身的关注, 人们对制度的研究也更加地深入, 提出了制度的具体的分类来对其进行研究, 例如, 前面说到的柯武刚和史漫飞在《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和公共政策》当中就把制度分成了内生制度和外生制度来进行研究, 指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规则多数是在社会中通过一种渐进式反馈和调整的演化而发展起来的, 并且多数制度的特有内容都将渐进地循着一条稳定的路 2 径演进。我们称这样一种制度为内在制度[1], 而它的内容包括习惯、伦理规范、良好礼貌和商业习俗[1] 。而外生制度则是它们被清晰地制订在法规和条件之中, 并要由一个诸如政府那样的、高踞于社会之上的权威机构来正式执行[1] 。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是否在批判糟粕的同时, 造成了倒洗澡水也把小孩给倒了。制度是文化的一部分, 尤其是内在制度更是表现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 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及其给后人造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 在法制尚不健全的现阶段, 传统文化中的有些成分, 作为内生制度的一种形式, 是有着积极的, 并且是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例如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等。二、文化与制度文化到底是指什么, 各人有不同的观点, 美国文化学家 A. 克拉克洪曾经收集了 160 多种关于文化的不同的定义。英国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将文化定义为: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从文化的形态来看, 我们往往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也就是说, 文化不仅是包括泰勒所指的观念层面的东西, 也包括制度设计等方面。对制度的研究缘于以下三个假设:(1) 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 亚里士多德) 。即人要过一种群居的生活, 因此人与人之 3 间必须进行交往。(2) 人是自利的。即人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都是在为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着想, 这也是古典经济学的经典假设。(3) 有限理性, 即人的行为并不是象古典经济学家所假设的那样, 是完全理性的; 人类在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的时候, 并不能做到完全理性, 即他们不能完全掌握所需要的信息, 也不能使自己的行为结果完全内部化, 包括其行为的成本和收益, 这样就产生了外部性和交易成本的存在, 也就是说所谓的科斯定理所假定的零交易成本的情况并不存在。由于人的行为的成本或收益不能由他自己完全承担, 就会导致了搭便车行为和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问题, 而有时则是负外部性的存在,如, 我们常见的污染问题和公共场地的过度使用问题,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 都会由于人的行为的成本或收益不能充分的内部化而导致了行为的扭曲, 如果是正的, 则物品供给不足; 而如果是负的, 即对别人有害的行为, 则人们会行为过当。面对这种现象, 新制度经济学家给出了自己

试论“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paihuai56
  • 文件大小79 KB
  • 时间2017-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