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冶金化工系
实验室安全教育手册
2021年9月(修订)
目录
1 一般安全 3
3
实验室安全个人须知 3
实验室防火防爆安全 4
常识
有些化学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可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
主要物质
互相作用的物质
产生结果
浓硫酸、浓硝酸
松节油、乙醇
燃烧
过氧化氢
乙酸、甲醇、丙酮
燃烧
高氯酸钾
乙醇、有机物;硫磺、有机物
爆炸
钾、钠
水
爆炸
乙炔
银、铜、汞化合物
爆炸
硝酸盐
酯类、乙酸钠、氯化亚锡
爆炸
过氧化物
镁、锌、铝
爆炸
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混合时的爆炸极限
物品名称
爆炸下限
爆炸上限
氢气
甲烷
乙炔
丙酮
乙烯
苯
氨气
松节油
—
甲醇
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终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
窒息灭火: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作用。通常使用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灭火。
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终止。
化学抑制灭火: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
几种常用灭火器
灭火器是由筒体、器头、喷嘴等部件组成,借助驱动压力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达到灭火目的。灭火器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几类。
化学实验室火灾、爆炸预防
①严禁在开口容器或密闭系统中用明火加热有机溶剂。
②废溶剂严禁倒入污物缸,应收集于指定的回收瓶内,再集中处理。
③金属钠严禁与水接触,废钠通常用乙醇销毁。
④不得在烘箱内存放、干燥、烘焙有机物。
⑤使用氧气钢瓶时,不得让氧气大量溢入室内。
⑥开启贮有易挥发液体的瓶盖时,须先充分冷却,然后开启,开启时瓶口应指向无人处。
⑦操作大量可燃气体时,应防止气体逸出,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严禁使用明火。
⑧特别注意某些有机物遇氧化剂时会剧烈燃烧或爆炸。存放药品,应将有机药品和强氧化剂(如氯酸钾、浓硝酸、过氧化物等)分开存放。
(1)可燃气体泄漏怎么办?
迅速关闭可燃气体开关或阀门,阻止气体泄漏。打开门窗,流通空气,使泄漏的可燃气体的浓度降低,防止发生爆炸。在可能情况下,将可燃气体钢瓶搬到空旷场所,防止可燃气体泄漏达到可能引起爆炸的程度。迅速疏散附近人员,防止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2)人身上着火怎么办?
切勿奔跑。最好脱下着火的衣服,俯伏及滚动身体灭火。旁人应以厚重衣物或被子覆盖着火部位,拍打熄灭火焰。
(3)电器着火怎么办?
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4)如何使用室内消防栓灭火?
打开消防栓门,取出水带和水枪。甩开水带,水带一头插入消火栓借口,另一头接好水枪。一人持水枪靠近着火区域,一人转开止水阀。
如何逃生?(1)
用湿毛巾等捂严口、鼻,弯腰走或匍匐前进。最好沿墙面逃生。
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或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逃生过程中经过火焰区,用湿衣被等包裹头部和身体后再冲出火场。
室外着火,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蹿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如何逃生(2)
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绳子(可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拴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遇火灾时切记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若在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顶,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如何安全疏散?
电梯不能做疏散楼梯,火警时严禁使用电梯。
实验室安全出口数不得少于两个。
消防通道内不能堆放杂物和易燃易爆品。
疏散门不得设置门槛,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人员密集场所、地下建筑等疏散走道和楼梯上应设置事故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冶金化工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