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山水画论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中国山水画论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4
【内容摘要】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之间有着亲热关系,皆是自然生发出的两种艺术形式。山水画是艺术家对自然景物意象的平面化表达;中国园林则是对自然山水的浓缩。在城市快速进展、文1
中国山水画论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4
【内容摘要】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之间有着亲热关系,皆是自然生发出的两种艺术形式。山水画是艺术家对自然景物意象的平面化表达;中国园林则是对自然山水的浓缩。在城市快速进展、文化日趋全球化的今日,如何才能让中国园林设计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中国山水画论在其中的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分别就山水画论在传统园林以及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开放探讨,目的在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园林设计相融合,以推动中国园林设计的长期进展。
【关键词】园林 中国山水画 画论 造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文化趋同”现象越来越严峻。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园林文化的传承与进展受到了阻碍。相比中国传统园林,现代景观园林是一种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然而,文化融合是一把双刃剑,过度的融合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产生弊端。如现代景观园林设计日益趋同、没有特色的现象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警醒。本文从解读古代山水画论入手,探讨了山水画论在传统园林中的运用以及现代景观园林对山水画论的借鉴。
一、中国山水画论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运用
中国山水画论与中国传统园林在艺术上追求的意境全都,都体现了中国人传统、内敛的品德,以及崇尚自然,追求共性和自由的精神。因此要探究中国园林的传统美学意义,就要从中国传统画论入手,这有助于让现代人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审美趣味,更好地进行“意境”的把握,对于在现代景观园林中融入传统特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构成中国传统园林的因素主要包括山、水、石、植物、建筑等。这些元素的奇异组合,使中国传统园林达到一种“移步景异”的艺术效果。实与虚的结合、藏与露的转换这些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标准在中国山水画论中也得到了同样的体现。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善画山水,他将自己的绘画心得编撰成一本绘画理论,即《苦瓜和尚语录》。其中,石涛谈道:“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将作品的优劣准备于笔墨之优劣。石涛将自己的作品命名为“万恶点墨图”,但实际上他完全明白自己所作的是艺术极品。即可用恶墨、丑墨、宿墨、邋遢墨,关键不在墨之香或臭,而在于调度之神妙。石涛有一段题跋,是谈论“点”的问题,精妙绝伦。虽是说“点”,但却指出了画法中应“不择手段”,即用一切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艺术效果。同样的审美情趣在苏州园林中也有所体现,片石山房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院内的设计以石涛画稿为蓝本,依据自然山水的情趣为脉络建筑,表现了石涛“四边水色茫无际,别有寻思不在鱼”的意境。院内假山传为石涛所叠,山体环绕水池整体,似续不续,具有猛烈的动势,颇得“山欲动而势长”的画理,也符合画山“左急右缓,切莫两翼”的布局原则。再者,网师园面积虽小,建筑密度却特殊高。一但置身于其中,丝毫不会感到空间的拥挤与沉闷,反而能从容地体会园林之美。精妙的空间处理手法耐人深思,其以小见大的造园手法正贴合了中国山水画论中由小观大、由近及远的观看方法,同时也印证了南朝宋画家宗炳的“卧游”说。明代画家文征明对拙政园中的美景乐而忘返。拙政园更是成为他创作的蓝本

中国山水画论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phago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