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意识的形成
孔花青 【摘要】 良好的GMP意识能够保证药品质量,通过加强人员培训;结合质量管理,强化GMP意识;建立严格的自检制度;坚持人本管理等,从而使企业员工获得良好的GMP意识。
【关键词】 GMP意识;意识使人人懂GMP,自觉执行GMP。
。每培训结束后应进行考核,分笔试、口试或实际操作等方面。对不合格的,再次于组织其学习、考核直到合格为止。且针对各种培训设计效果追踪表,及时了解学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收集其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按需施教,及时改进培训工作。
(二)结合质量管理,强化GMP意识
GMP是衡量药品生产的全过程是否处于严密控制状态,是否达到药品应有质量的管理规范,有必要在进行各种培训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毕竟一个企业素质的高低、自我发展能力的强弱、产品质量的好坏、产品技术的先进程度都与技术力量的强弱和管理群体中个人素质和综合素质有直接关系。强化意识,企业可开展“假如我是患者”的换位思考,同时,严格按照质量管理规范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考核评定,引导员工把质量同维护公司的信誉紧密联系起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有效的思想保证,这也是企业GMP工作能否深入和持续的关键。
(三)严格的自检制度
GMP本身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企业要跟上。为了明确管理责任,企业应建立一整套的管理程序,把GMP所涉及到内容清楚地表述在相关的程序与文件中,以此作为药品生产规范化管理的具体细则。在接受生产实践的检验后,还要不断地对程序文件及时进行补充修订与完善,使之有效地指导和控制生产。为了不断增强员工执行GMP准则的自觉性与责任感,企业要严格GMP自检制度,做到照章办事,把质量内涵贯彻到员工的行动准则中。在执行GMP自检制度时,企业应凭数据考核产品质量和员工工作质量,对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或质量意识不强执行GMP自检制度给产品质量带来的隐患一律严肃处理,使质量意识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GMP意识。
(四)坚持人本管理
。企业的领导者通过其管理行为,创造一个使企业内人员充分参与,并使GMP体系有效运作的内部环境,这是企业中领导原则的基础。实施GMP不仅是领导者的职责,是全体成员的职责,每个成员都对药品的生产和质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药品生产企业的领导者是一个组织的形象代言,其言行不仅体现了企业或部门的外部形象,而且影响者其下属员工的行为与言行。领导者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GMP的实施,在工作中,处处充分体现GMP的要求,这样其员工才会重视GMP的学习,实施,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GMP意识。
(1)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科学合理的员工考核评价体系是实行过程激励和行为改造激励的一个关键环节,根据行为学家对人性的分析表明,偷懒是“经济人”的天性,人是有一定惰性,如果人在一定时期内没有新的刺激,他是不可能激奋起来。对企业而言,员工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容易会养成惰性,应该建立考核机制来约束、控制其行为,以使其在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工作意识,以此获得良好的工作结果。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首
GMP意识的形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