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吴中文化与徐祯卿文学创作诗作所描写的内容,也可以看出徐祯卿受吴中影响之深。对国家政治秩序的关心没有李梦阳、何景明甚,而对个人在社会中遭到压抑的感受特别敏锐。徐祯卿有很多诗歌大多脱离了国家政事之忧, 也未耽于公务, 更多地关注自己身边之人、身边之事, 是个人情感和精神活动的展示。《寄华玉》中“燕山此日雪纷纷, 只见秦云不见君。胡天白雁南飞尽,千里相思那得闻”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好友的思念。选取了一些比较落寞的景色来烘托自己的心情。诗歌感情真挚。也颇符合他的理论要求, 用真挚的感情来创作, 格调颇高, 对诗歌艺术风貌也产生了影响。徐祯卿的诗文愤世嫉俗之中有忧愁之愁、超尘脱俗之中有飘逸之美、市井风俗之中有世情之美、记游题画之中有天趣之美。这跟诗歌所选取的内容是有关的。因为他的很多诗歌是个人精神的体现,前期所抒的情是由身世之叹而引发的感伤低婉情调, 在登第后便逐渐向沉郁愤懑转化,表现的是孤单情绪,感时伤事,给人的感觉纤弱柔靡。所以他的诗作格调不那么刚健。很多批评家看到了徐诗文创作对吴地华美清丽文风的保留, 如沈德潜云:“徐昌崔大不及李, 高不及何, 而倩朗清 2 润, 骨相碳蛊, 自独能尊吴体。”这说明吴地文化对徐的影响极为深刻, 即使他到了另一文化场中也难以舍弃。而且他后期创作对早期清美婉转、重视形式审美文风的保留, 实际和他的复古主义思想并不冲突。他早期的诗作表现的是吴中的繁华和旖旎的风光以及文人士子歌舞升平的生活, 早期他也有一些反映社会问题的诗作,如《流闻》十首写边塞异族人入侵给明朝带来的威胁:“胡马流闻夜度关, 妖云横陈暗天山。汉家知勇轻新将,未放班超乞老还。”“边卒艰难度岁华,铁衣生虱饭炊沙。君王恩泽留何处? 知在长安宰相家。”不仅揭露了明朝军队的腐败,而且对最高统治者也暗含讽刺。三、徐祯卿复古的吴中特色吴中的复古氛围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徐祯卿的复古和李梦阳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徐祯卿的复古带有很浓的吴中特色。吴中地区复古氛围也很浓厚,且不同于北地的复古。在成化、弘治间王铸所著的《寓圃杂记》中说到吴中的复古氛围及原因时, 提道“吴中素号繁华, 自张氏之据……邑里潇然,过者增感。正统、天顺间,余尝入城,咸谓稍复其旧, 然犹未盛也。追成化间, 余恒三、四年一入, 则见其迥若异境, 以至于今, 愈益繁盛,
浅谈吴中文化与徐祯卿文学创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