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数学必修课程的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中数学必修课程的教学反思
  新课程教材反思
  一、新教材的优点
  1、定位准确必修课程的5个模块定位为:使所有学生掌握高中数学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注重进步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各种才能,开展学生的理性思维习惯,进步学生对数学价场面。
  2、不重视对概念下定义,造成学生学完后没有形成概念知识,缺乏知识的完好性、系统性,结果是老师到了高三仍要补充相关的概念定义。有时教材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简化概念的定义,如:三角函数的定义:设单位圆与角的终边交于点P,那么r==1,P〔x,y〕,得到:。学生在练习:角的终边过点P〔3,4〕,求角的三角函数值;结果出现:错误。建议采纳旧教材的三角函数定义,即:在角的终边上任取点P〔x,y〕〔异于原点〕,r=,得到。把利用单位圆作为求解的特殊情况来处理。
  3、例、习题设计需进一步斟酌。新课程施行中,发现课本例题与习题不够配套,如?数学必修2?所提到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安排了难度不低的例题2,但没有一题相应的练习题、习题,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些题目设计不够严谨,如?数学5?的第76页复习参考题A组第10题:在等比数列中设为数列前n项和,证明:成等比数列。这一问题有破绽,如:数列1,-1,1,-1……就是反例。显然,当q=-1,且k为偶数时,,不可能是等比数列。有些知识点衔接不好,如学习直线的斜率时由于没有学三角函数,很勉强地加了公式;其次:教材很多都以物理为背境引入数学知识,但两个学科在时间上有时差,如由“简谐运动〞引出三角函数的曲线,由物体做功引出向量的数量积等,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没有什么帮助。
  教学过程反思
  一、更新观念、活用教材作为施行教学的老师,从观念上首先要认识: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开展学生智力的过程;老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理论中,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优势和潜能,大胆创新教法,灵敏使用教材,使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在前进中少走弯路,努力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案例:?必修5?中学习正弦定理知识,有几种方法可以引入正弦定理,哪个最优呢?纵观前后知识,我采用了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引入;先从复习三角形面积公式入手,引起学生共鸣;然后给出问题:在三角形AB中,b、边与角A,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学生会主动地作高而求得三角形的面积,进一步讨论得到:只要三角形的两边与夹角就能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即:
  假设上式各除以ab得到:
  又得到:
  把握教材的“度〞,活用教材,能更好地进步课堂教学效果。
  二、改革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要真正表达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认识教学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消费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引导学生主动考虑。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更深化地、详细地进展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较强的学习迫切性,并产生积极思维的心理气氛。但在教学中还发现:有的老师为了实现短期效果,仍然是使课堂教学变成以老师为中心的以“教〞为主,学生没有动脑考虑及动手练习的时间,更谈不上探究、自学、讨论。长此以往,势必使

高中数学必修课程的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kas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7-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