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法制史整理.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法制史一、学科介绍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法律的起源、各种类型法律制度的发生、特点、作用及其发展演变过程与规律的科学 1、法学、历史学的交叉学科 2、法学的基础学科(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 二、学科形成 1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引入西学视角,但根本上还是传统律学的研究方法 2 、梁启超 3、“中国法制史”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日本 4 、民国学者于 20 世纪上半叶完成该学科的奠基工作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和中国古代法的产生一、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一)产生的年代 1 、黄帝时代甲骨文黄帝治天下,法令明而不暗 2 、尧舜时代皋陶 3 、夏王朝“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茫茫禹迹,划为九州,经启九道。”→禹刑是以禹命名的夏朝奴隶制刑法的总称。规定了五刑,共三千条。→甘誓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在“甘”( 陕西省户县西南) 发布的战争动员令。规定了“威侮五刑,怠弃三正”。(二)产生的原因 1 、源于天天讨有罪、天命、天罚 2 、源于兵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薄刑用鞭扑衙门地方重大无法理清的案件由军队处理→刑起于兵(1 )来源最早刑书中禁止性规范来自军令,整齐有则的刑罚方法来自军法。古代学者认为法律起源阶段中,兵刑不分,征讨和法律处罚同属天罚(2) 意义反映了氏族奴隶制的历史事实,战争讨伐为扩大的刑罚刑是军事讨伐的继续,军事讨伐是施行刑罚的前提,体现兵刑交互作用最早刑书来自军律 3、起于性恶(三)法的含义 1 、法 2 、法与刑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刑法不分,刑名不分 3 、律商鞅前,音韵学概念,起整齐划一的作用 4 、礼行为规范准则,区别于法、刑、律二、中国古代法律的产生(二)古代法与礼的关系 1 、礼(重要法律渊源) (1 )起源:祭祀(2 )含义“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礼者,国之干也”“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礼就是行为规范 2 、礼与法的关系即礼与刑的关系“礼之所去(否定),刑之所取(调整),出礼则入刑。”——《后汉书•陈密传》 3、如何理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原文是“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指第一句讲的是一般的乘车之礼, 上级遇见下级, 下级需下车行礼, 而庶人未当官食禄, 则不必行这套礼数。第二句话指对违反乘车礼之人的惩罚, 受刑之后的大夫不能为君王驾车。(三)法与孝的关系(刑与孝) 1 、含义单方义务性规范立法很早夏朝“不孝之罪”孔子:孝两层含义养与敬 2 、孝与刑违背孝道,会受惩处不孝: a. 供养有缺父母控告子女,不需要取证,直接惩处 b. 闻父母丧,匿不举丧(四)法与复仇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友之仇不同国初期允许复仇,后不许(五)法与道德西周始将道德引入法律第二章夏商时期的法制一、夏王朝的法制 1 、夏的建立 2 、夏的礼制(三)夏的法制 1 、刑法(1 )罪名昏、墨、贼“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首次制定赎刑) (2 )刑法的原则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在处理两可的疑难案件时,宁可偏宽不依常法,也不能错杀无辜) 眚灾肆赦,怙终贼刑(过失减免刑罚, 故意或惯犯加重处罚) (3 )刑名墨、劓、剕(髌)、宫、大辟 2 、行政法——政典 3 、司法制度(1 )司法官——理、士、成(2 )监狱——圜土、夏台、均台二、商王朝的法制(一) 商代的立法及法律形式《左传昭公元年》: “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1 、誓,君王在战争期间发布的军事命令 2 、诰,君主或重要大臣发布的命令,以上告下 3 、训,君主对臣子的训诫《伊训》 4 、令,即命令,法律的重要形式(二)法律制度 1 、刑事法律制度(1 )刑制(刑名从商,后朝的刑名商时都有) 五刑(延续夏) 孥戮(将犯人的妻或子一起杀死) 殄灭(一族人均杀死) 其他酷刑断手《韩非子》: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醢、脯、剖心(2 )罪名三风十愆官刑惩治的对象,官刑是为了惩治国家官吏三种风气:巫风、淫风、乱风十种犯罪弃灰公道不孝不吉不迪 2 、行政立法《伊训》敢有恒(经常)舞于宫… 3 、民商法制土地买卖土地一块块加以区分,有明确疆界奴隶当时可用于交换 4 、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多妾)制度 5 、司法制度审判权神判权监狱——同夏第二章西周法制一、西周的立法 1 、立法指导思想君权神授天命靡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以德配天,怀保小民, 明德慎罚 2 、周公制礼(1 )宗法制亲亲,尊尊(2 )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3 、九刑与吕刑九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已不可考,其来源说法有二:刑书九篇、九种刑罚(五刑加上流赎鞭扑) 二、西周法律制度(一)刑事法律制度 1 、主要罪名 2 、刑法原则及刑事政策(1 )罪疑有赦(2 )上下比罪(3 )轻重有权(需要权衡) (4 )两罪并罚(5

中国法制史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fada116
  • 文件大小73 KB
  • 时间2017-06-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