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0 16 Mg 24 S 32 I 127
1.下列变化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2.下列气体是红棕色的是
3.
A.H2
B.Cl2 C.C02D.N02
定物质的量浓度条褪色
氯水具有漂白性
D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
溶液变成棕黄色
氯水具有氧化性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21.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
20. 在探究新制氯水成分及性质的实验中,依据下列方法和现象,
稀硫酸
、③均观察到实验现象: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原因是硝酸被还原为NO2
由③的现象可得出结论:Cu可与稀硫酸反应
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NO3-+8H+===3Ci2++2NOf +4也0
③中可能产生SO2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8 分)
(4分)现有下列4种物质:①Fe2O3、②NH4HCO3、③浓H2SO4、④Cl2。其中,受热 易分解的是(填序号,下同);工业用于制漂粉精的是;常温下能使铁表面形成致密氧 化膜的是; 常用作红色颜料的是。
(8 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研究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的价值。
化合价是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
Na2O. 2() N. H4NO3 () H2C. 2O4 () C. uCl ()
判断反应4Na+O2===2Na2O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该反应中02是剂,发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常作为还原剂而不是氧化剂,请说明理由。
(7分)某同学利用实验室中几种等浓度溶液:①NaOH②HC1③CuSO4④NaNO3⑤K2CO3, 进行以下实验。
序号
操作
现象
离子方程式
i
向盛有2mL①的试管中加入1 mL③
产生蓝色沉淀
a
ii
向盛有2mL②的试管中加入1 mL⑤
b
c
( 1)将表格补充完整。 a.; b.; c.。
该同学认为从理论上即可推测④与⑤不反应,预测的依据是。
该同学认为①与②可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因此选用以上给出的五种溶液设计了简 单实验证明了反应确实发生。将该同学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向盛有2 mL ①的试管中加入 2 mL②,(从操作、现象、结论方面描述)。
25. (7分)在某NaCl溶液样品中含有Na2SO4、CaCl2杂质(该溶液用X表示)。除去杂质的 实验方案如下:
X溶液
①过量BaCl2溶液
———
②过量Na2CO3溶液
过滤
过滤
B 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阴离子有。
C 中所含物质的化学式是。
D 中加入适量盐酸后,大量减少的微粒有。
①和②不能调换顺序的理由是。
某同学认为可将上方案进行改进:①加入过量BaCO3②加入适量盐酸,即可达到除杂的目的,而且步骤更为简便。请评价这种方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6.(9 分)从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角度研究物质的性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以下是铁元素组成物质的二维图的部分信息。
化合价
(1) 分别写出X、Y的化学式、。
(2) 写出 FeO 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FeCl2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分别写出体现其氧化性、还原性的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离子方程式
氧化性
(一个即可)
还原性
(一个即可)
(3)某同学预测Fe3+可以与S2-发生反应,为验证预测,他结合资料信息,选择了两种试剂
进行实验,确认了反应的发生。
阳离子
阴离子
S2-
Na+
溶
Fe3+
不
Fe2+
不
资料:部分硫化物的溶解性表(室温)
选取的试剂是和;可能发生的两种不同原.理.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7.(11 分)研究氮的循环和转化对生产、生活有重要的价值。
(1)写出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用氨制硝酸和铵盐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设备2
HNO
设备3 T
nh4no3
2)设备 1、3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 。
设备2中通入的物质A是 。
III •氨氮废水的去除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和 nh3・h2o的形式存在。某工厂处理氨氮废水的流程如下:
含 NH4+的 废水
NaOH溶液
空气 ”
低浓度氨 氮废水
NaClO溶液
含余氯 废水
X
过程①
■
过程②
过程③
(3) 过程①的目的是将NH4+转化为NH3,并通过鼓入大量空气将
北京昌平区201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