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打渔张森林公园介绍
打渔张森林公园
打渔张森林公园,位于境内,地处,西临205国道,总面积万亩,由山东省政府于2001年12月正式命名尽享生态自然之美、农家风情之乐。
美丽和谐的打渔张灌区
——山东省打渔张灌区风景区简介
造化的伟力堆积出青藏高原,滚滚的黄河穿透辽远的时空。她温情款款涵英润华,滋润出一片片膏壤胜景;它行云布雨播撒希望,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
啊,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在黄河温柔的臂弯里,有一方美丽富饶的土地,她就是全国闻名的打渔张引黄灌区,黄河三角洲上冉冉升起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打渔张灌区安闲地依偎在黄河下游的南岸,处于黄河三角洲腹地。它始建于1956年,是我国兴建较早、全国闻名的大型引黄灌区,被国家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项目。
这里原本到处是白花花的盐碱地,而打渔张引黄工程,却使这里变成了稻香鱼肥,草长莺飞的富庶美丽之乡。这个诞生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水利工程,在半个多世纪里,给灌区百姓创造了无法数计的价值,带来了无以言喻的福祉。农业灌溉受益范围占全县灌溉面积的85%,设计灌溉面积达66万亩,是博兴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水源。如今,它又承担起了新的历史使命,成为了“引黄济青”和胶东调水工程的“龙头”,傲然屹立在黄河之滨。
站在渠首大坝上向南了望,眼前铺展开一望无垠的巨幅画卷:无边无际的浓郁的碧绿,构成了画卷的底色;一块块整齐如毯的麦地,在微风中泛着层层细浪;一个个树影蓊郁的果园,果实累累,溢彩流芳;一片片露天的菜园,用古老天然的方式生产着物美价廉的绿色食品;一方方波光粼粼的池塘,汇聚着天光云影,吸纳着天地精华,让各色鱼儿、虾儿、蟹儿生长得鲜活肥美;村庄点缀,错落有致,水汽氤氲,云蒸霞蔚,大有烟雨江南的无穷魅力……这是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这是一首令人陶醉的诗篇,这是一曲振奋人心的生命交响曲。
这清水芙蓉,天赐芳姿,如果“藏”在深闺无人识,那该是多大的资源浪费!这方宝地需要开发。于是,在搞好灌区建设与管理的同时,勤劳而智慧的建设者们依托打渔张引黄灌区浓厚的灌区文化、黄河文化、自然景观以及区内深厚的佛文化、戏文化、孝文化,别具匠心地开发出一个充满魅力、独具特色的水利景观。“一个核心,四条风景带”形成了打渔张风景区的基础构架,把灌区内的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灌区风景区的核心是打渔张渠首工程。这里屹立着1956年建成的引黄闸和1981年建成的新闸。老闸古朴坚实,刻满岁月的沧桑;新闸挺拔雄伟,展现着时代的风姿。新老引黄闸一前一后,并肩而立,相映成趣,默默地见证着打渔张灌区的历史变迁。她的南侧分列着老一干、引黄济青、三合干、十三条渠、稻改干等进水闸,这一组水工建筑,拱卫着高大的主闸,一起组合成宏伟的渠首景观。2010年,博兴县人民政府把老闸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山东省省委书记、书法家舒同题写的闸名“山东省打渔张引黄闸”,在新的形势下,远远看去,更加遒劲有力,神采飞扬。2011年,打渔张新老引黄闸被评为滨州“新八景”之一,赋以她一个诗意盎然的名字:“双闸飞潮”。并有诗为赞:齐烟济水紫气飘,杨柳春风梳波涛。鳞光双闸孤帆远,黄河甘汁哺琴岛。
引黄闸上游的险工护岸边,是听风观水的好去处。这里地势空旷,来自河面的疾风浩浩荡荡,如千军万马,呐喊奔腾;激起的浪涛,层层叠叠,从远方一直滚涌到脚下。站立岸边,任凉风扑面,听水声涛涛,观黄河波叠波,浪打浪,真是人间少有的享受。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站在此处,极目黄河上游,但见半边落日浮动在河面上,让人感受到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妙意境。余辉把巨幅锦缎染得金碧辉煌,似乎变成了一条直上九霄的金光大道!回首眺望,丽影波光中,仿佛有一位绝美的仙女,拖着宽阔的裙幅飘然东去……
引黄闸后面是一组现代水工建筑,那浓郁的现代气息,与新老引黄闸一起,构成了风景区浪漫而典雅的主体。灌区文化广场、水工建筑物观赏区、黄河文化园、博兴水利文化园等景观,像一条流光溢彩的珠链,把这一区域巧妙地串联在一起。灌区文化广场是灌区入口,广场中塑造了“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模型,让人看了浮想联翩;两座高高耸立的标志碑,既集中展示了沿黄人民治理黄河、征服黄河、开发黄河、利用黄河的英雄业绩,又展现了“打渔张”作为黄河三角洲上引黄明珠的历史地位。相邻的水工建筑物观赏区,既有现代水工作品,又有历史建筑遗迹,新老相映,古今合璧,给游客提供了一桌丰富而鲜美的水利知识的盛宴。
由渠首核心景区向南辐射,供游客观览享用的是四条各具特色的风景带:灌区文化景观带、三合干生态旅游观光带、引黄济青思源景观带和黄河文化风情带。
灌区文化景观带位于打渔张渠首至二干下游,蜿蜒31公里。沿着绿
打渔张森林公园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