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中式建筑风格.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新中式建筑风格
“新中式”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是指建筑在功能和外观形态方面所反映出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形态构成、空间组合、建筑饰下,或抬高放在屋顶形成“屋顶花园”。万科第五园(如图2)是万科集团在深圳市龙岗区的一个住宅项目,在整体空间布局上继承并发扬了传统居住空间的文化内涵。整个住区的布局是由中央景观带分隔而成的两个大的“院落”组成,一条半环路将两个“院落”串连起来,每个“院落”又由庭院、叠院以及合院组成。各组团内部又由深幽的街巷或步行小路以及大小不同的院落组合而成,形成了舒适宜人、富有人情味的邻里居住空间。
  图2深圳万科第五园
  
  形态包括建筑其自身的形式及其所形成的“场”,有形态才会传神。形式指建筑的几何构成,“场”指建筑给人的精神感受所形成的氛围。“新中式”建筑之“形”在于通过建筑本身形态的回归寻找传统文化的底蕴,以现代之“形”体现传统建筑文化之“神韵”。由于地区文化差异,北方的建筑更多的融合了汉唐的建筑元素。以皇家建筑为典范,添加了“大宅门”的感觉,给人感觉比较威严气派。与南方建筑的轻巧柔美大不相同。南方“新中式”建筑之“形”主要以江南园林的建筑形式为主,更多的融合了明清时期的建筑元素,加重了亭、台、楼、阁的建造,讲究生活的情趣,给人清新自然之感。将传统建筑符号加以改造和创新用于新建筑,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韵味的新建筑。这样的典型例子有很多,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北京观唐、优山美地等。中国馆(如图3)选取了传统建筑的承重构件——斗拱作为整个建筑形象,并赋予东方之冠的寓意。斗拱是一个极具象征性是能触及散发性思维的意象,是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中的一个奇特构件。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出现,它悬挑出檐,层层叠加,不仅将檐口的力均匀传递到柱子,而且加大檐口出挑,增强美感。北京优山美地(如图4)在造型上更多吸取了北方民居建筑的造型元素。如门楼、双坡屋顶、屋脊、门窗楣、木格窗饰、漏窗及灰空间构架等,并运用现代审美观进行了艺术处理、简化及变形。通过对细部推敲,使其符合现代人白氢审美观充分体现现代施工工艺,创造出了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居住社区。
  图3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图4北京优山美地东韵楼盘
  
  中式建筑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讲究色彩的搭配。江南水乡的青砖、粉墙、黛瓦与山明水秀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而北方的建筑物多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如红墙黄瓦的北京故宫,红色的院墙,金光闪闪的屋顶,配上蔚蓝的天空作背景,强烈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等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固有色,这些色彩营造出崇高、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新中式”建筑空间。中国馆(如图3)以大红色为主要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红色为主题的理念,更体现出喜庆的气氛,让游客叹为观止。由着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如图5)在形式上不仅继承发扬传统建筑文化,而且在建筑色彩上以白色粉墙为主色调,以灰色调为辅,使得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传统建筑材料以砖、石、木为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建筑的要求。建筑材料的选用与建筑的艺术效果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如何利

新中式建筑风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qqs8
  • 文件大小564 KB
  • 时间2022-07-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