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手术室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研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和防范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新的医疗设备、化学物质及高新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手术工作量明显加重,工作节奏加快,增加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
常见的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有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心理因素等,由于这些有害因素的存在,使长期在此环境中工作的护士身心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充分了解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了解本职业所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对于维护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职业性危害因素

手术室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被病毒、细菌、支原体、霉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感染的概率大为增加。调查资料表明,大约有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刺伤传播,%的手术室工作人员存在意外血接触,诸如器械护士传递锐利器械时意外遭受针刺伤、刀割伤以及污血溅到破损的皮肤或眼睛里等;而血接触造成感染的概率为:乙型肝炎(乙肝)2%~40%,丙型肝炎(丙肝)3%~10%,艾滋病(AIDS)% ~%。乙肝病的致病性强,。
2 化学性危害
化学性职业损伤主要由各种挥发性消毒剂和麻醉气体引起,甲醛、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等挥发性消毒剂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均有一定的损害。长期吸入混有高浓度戊二醛的空气或直接接触戊二醛容易引起皮炎、过敏、结膜炎、头痛胸闷、咽喉炎等;甲醛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的甲醛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职业性哮喘,急性大量接触可引起肺水肿,同时能使细胞突变、致畸、致癌。
手术室使用的麻醉气体主要有乙醚、安氟醚、异氟醚等,长期吸入微量的麻醉气体会影响肝肾功能,可引起胎儿畸变、自发性流产和生育率降低,同时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读数字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等也产生影响。
3 物理环境性危害
辐射光线骨科手术内固定器械的使用广泛,为保证病人安全常在术中定位照片,手术室护士受到X线照射机会增多,长期接触X线摄片及C型臂透视下的辐射危害,不仅会导致恶性肿瘤,而且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导致不孕、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等。
废气主要是安氟醚、异氟醚等的代谢产物,另外还有术中使用电刀、双极电凝时产生的烟雾,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泄漏,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释放的气体、碘仿纱条释放的气体等,均可对人体产生不良刺激。长时间呼吸诸多有毒气体,可引起人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心情烦躁等。
噪声污染手术室内噪声主要来自使用的各种监护仪、麻醉机、高频电刀、电锯、吸引器和器械车轮摩擦等发生的噪声。手术室平均噪声在60~65dB(A)之间,有时会达到90dB(A),这是人体承受能力所允许的最高水平。长时间的噪声可引起头昏、耳鸣、失眠、焦虑等症状,对人体听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人的情绪都有一定影响。噪声不仅可引起机体的生理改变和损害,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如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等,增加了意外事故和差错的发生概率
4 生理因素危害
①手术室护士的职业特点是经常连续性工作,因为长期超时站立,可致下肢静脉血流回流不畅,易产生下肢淤血,甚至可造成下肢静脉曲张。而长时间空腹,饮食不规律等易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偏头痛等。
②协助医生给病人摆放体位和术毕搬运病人是手术室护士一项经常性体力劳动,加上长期奔走也会造成腿部肌肉和关节损伤;另外,搬动较重器械易引起肌肉拉伤和腰肌劳损。
③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术中全神贯注于手术配合,上身前倾,颈部偏转,角度相对固定在20~80°,术野离器械护士越远,颈部偏角越大,这样长时间的固定姿势极易使肌肉、肌腱疲劳,长时间张弛失调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形成组织水肿,渗出或增生,严重的可压迫椎动脉和脊神经根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手术室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948 KB
  • 时间2017-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