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罗汉弥珍贵
张一农 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身体健康,合家欢乐,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常州人每逢春节,有到天宁寺去“点罗汉”的传统习俗:任选一尊罗汉为起点,待点到与自己岁数相同的罗汉,从他的喜怒哀乐中,便可预卜当年的“前途命运”。五百罗汉弥珍贵
张一农 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身体健康,合家欢乐,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常州人每逢春节,有到天宁寺去“点罗汉”的传统习俗:任选一尊罗汉为起点,待点到与自己岁数相同的罗汉,从他的喜怒哀乐中,便可预卜当年的“前途命运”。其实这五百罗汉都是僧侣装束,与凡夫俗子较为接近,形神各异,心态不同,透过他们各种不同的神态,作一番精神上的交流,也不失为一种艺术享受和心理慰藉。
天宁寺的东西罗汉堂,位于大雄宝殿两侧,罗汉厅分四排,均为坐姿,每尊高一米左右,全身贴金,蔚为壮观。他们或俯或倚,嘻笑怒嗔,有的慈眉善目,妙相庄严;有的怪诞狰狞,动作不凡;有的伸足屈膝,打坐箕踞;有的拄杖睁目,合十摊手;有的参禅入定,念念有词;有的闭目凝神,煞有介事;也有托钵飞铙,戏玩宠物……真是千姿百态,各呈其趣。从佛教教义的角度来说,几乎每一尊罗汉都有一个故事。如第388尊罗汉飒陀怒尊者,身绕6个胖乎乎的儿童,他们为罗汉抠耳、触唇、搔脚、拉腿、伏肩、靠臂,像是在撒娇玩闹,生活气息很浓,佛家称为“六贼戏弥”。佛学上的以眼、耳、鼻、舌、身、意为“六贼”,以此告诫佛门弟子要一心正念,莫为“六尘”所染。其实此说对修身养德也不无裨益。
天宁寺早期的罗汉,始塑于清代乾隆年间,起初是按照浙江雁荡山的三百罗汉塑了彩像,俗称“花罗汉”。到嘉庆年间,又博采五台山罗汉的造型特点,增塑成五百罗汉,全身装金,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到光绪年间再次重塑,一时名噪四方,曾被宁波七塔寺、南岳祝圣寺和四川、云南等地的寺院仿塑。但在十年浩劫中全部被毁。现在的罗汉是依照嵌在大雄宝殿两侧壁上的砖刻拓本,以传统工艺从1984年到1986年8月,历经两年时间精心塑成的。
这套砖刻罗汉像,最初于清代嘉庆年间按照杭州净慈寺的拓片刻制的。后毁于兵火,光绪年间重刻上墙。砖刻线条流畅,刀法纤细,构图优美,表情丰富,连同18罗汉在内,共有518块,是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古典珍品。十年浩劫中,眼看这批文物将受灭顶之灾,人们巧妙地用石灰加以刷没,再加贴了几层“大字报”,总算把它保存下来。据《天宁寺志》记载,当时出洋经商的船主,最担心航海时遇大风浪袭击,于是就到天宁寺求佛祖保佑,并恭请一套五百罗汉拓片供奉在船上祈求平安,使天宁寺的罗汉形象又传到了海外。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罗汉堂里还有两
五百罗汉弥珍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