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能承受多少“毒”
云无心 生活中,常听到“某某食物中的某有害物质超标了多少”的说法,“安全标准”的意义,是低于它就“安全”,超过它就“有害”么?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安全线”是如何划定的。
人体能人体能承受多少“毒”
云无心 生活中,常听到“某某食物中的某有害物质超标了多少”的说法,“安全标准”的意义,是低于它就“安全”,超过它就“有害”么?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安全线”是如何划定的。
人体能承受多少“毒”
要建立食物中的“安全标准”,首先要知道人体能够承受多大的量。理想情况下,是要找到这样一个量:当人体摄入的这种物质低于这个量时,就不会受到损害;而高于这个量,就有一定的风险。这样的一个量,被定义为“无可测不利影响水平(简称NOAEL)”。在实际操作中,NOAEL的确定并不容易,多数情况下,是用动物来做实验。
喂给动物一定量的目标物质,跟踪它在体内的代谢和排除情况。如果该物质很快被排出,那么问题就要简单一些。
如果这种物质在体内有积累,就需要考虑在体内积累到什么量会产生危害,然后再计算每天每公斤体重能够承受的最大量。
由于动物和人不同,这个量还得再转化成每公斤体重的量,并除以一个安全系数(通常是几十到一百,有时甚至更高),来作为人的“安全摄入量”。
比如,用某种物质喂老鼠,每天喂的量少于10毫克的那组老鼠都没有问题,而喂20毫克的那组老鼠中有一两只出现了不良反应,那么10毫克就是这次实验得到的“安全上限”。
假如这些老鼠的平均体重是100克,那么每公斤体重能够承受的量就是100毫克。用这个数据来估算针对人的“安全上限”:如果采用100的安全系数,那么“安全标准”就定为每公斤体重l毫克;如果采用50作为安全系数,“安全标准”就定位为每公斤体重2毫克。
安全耐受量怎样定
有些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有较多的研究数据,比如镉。镉在通过饮食进入人体的情况下,最先出现的伤害在肾脏。当肾皮质中的镉含量在每公斤200毫克时,大约有10%的人会出现“可观测到的不利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把这个含量的四分之一,即每公斤50毫克,作为“安全上限”。
然后考虑到饮食中镉的平均吸收率,以及能够排出的一部分镉,计算出:每周每公斤体重吸收的镉在7微克以下时,对人体没有可检测到的损害。这个量叫“暂定每周耐受量(简称
人体能承受多少“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