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搜集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教学知识点
1。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法搜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展加工、整理.
2。进一步理解、掌握抽样调查和普查各自的优、缺点。
(二)才能训练要求
、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教学知识点
1。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法搜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展加工、整理.
2。进一步理解、掌握抽样调查和普查各自的优、缺点。
(二)才能训练要求
、.
2。通过调查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才能.
(三)情感和价值观要求
1。统计作为处理现实世界数据的一个重要数学分支,必然要求素材本身的真实性,以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大家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数据的搜集
教学难点
如何确定调查范围和对象,合理搜集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Ⅰ.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为理解某些情况而采取的两种调查方式:普查和抽样调查,并要求掌握总体、个体、,。如何使所搜集到的数据更真实、可靠地反映总体情况.(精品文档请下载)
Ⅱ.讲授新课
1。例题讲解
为了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安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搜集数据?
下面分别是小明、小颖、小华三位同学的调查结果:(投影片1)
小明:在公园里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
表(一)
比较一下上述两种表示各自的优越性.
小颖: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病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所示:(投影片2)
(表一)
[师]比较一下小明和小颖所得数据的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华: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所示:(投影片3)
[师]你同意他们三个人的做法吗?说明你的理由.
[生1]小明调查的对象选自公园里的老年人。常去公园里活动的老年人,平时一定注意身体的保健,一定注意修身、养性、加强体育锻炼,所以身体较安康。另一方面,公园建在城市里,,不同职业,,,我认为小明搜集的数据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
(精品文档请下载)
[生2]。.(精品文档请下载)
[生3]小华仅仅调查了10位老年人。因为样本太小了,所以不能据此推断某地区老年人的安康状况。
[师]抽样调查应注意什么?
[生]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师]代表性、广泛性分别指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所要考察的总体中包含的个体数很多,有时总体中个数较多且总体有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时,我们应注意抽出的样本就必须有较强的代表性。每个部分都应抽取到,
数据的收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