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氨逃逸分析仪
关于脱硝氨逃逸在线监测系统的发展
目前国内脱硝系统陆续投运,但氨逃逸率测量的准确性始终是个问题,以下资料权作抛砖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氨逃逸分析仪
关于脱硝氨逃逸在线监测系统的发展
目前国内脱硝系统陆续投运,但氨逃逸率测量的准确性始终是个问题,以下资料权作抛砖引玉,期望各电厂早日找到可靠的氨逃逸测试装置,免受脱硝负作用之沉重担忧。
1、脱硝氨逃逸在线监测系统发展史
第一代技术:稀释取样法,代表厂家:热电(Thermo Fisher)
第二代技术:原位式激光分析法,代表厂家:雪迪龙(Siemens代理商);仕富梅(Servomex);纳斯克(LaserGas);优胜(Unisearch);杭州聚光(国产掌握核心技术)
第三代技术:抽取式激光分析法,如进口Horiba、国内厂家北京莱纳克(国产掌握核心技术);杭州聚光(研发中)等
注:目前国产分析仪存在使用业绩不多,需进一步得到权威的试验院现场进行实际比对
测试验证。
氨逃逸监测技术介绍
第一代技术:稀释采样法
(1)原理:取样烟气经压缩空气按比例稀释后送入烟气分析仪分析。分析方法是化学发光法。当样品中的NO与O3混合时生成激发态的NO2与O2。激发态NO2在返回基态时发出红外光。这种发光的强度与NO 的浓度成线性比例关系。由于该反应只能由NO完成,因此要测量氨逃逸需要把烟气中NH3
转化为NO。转化过程通过转化炉完成。
样气进入分析仪后分2路:
一路经过750 ℃的不锈钢转化炉,所有的NH3和NO2都被氧化成了NO,然后进入烟气分析仪测得NT(总氮浓度)。
第二路经过氨去除器后得到不含氨的样气。其中一路经325 ℃的转化炉把NO2还原成NO,由分析仪测得NOx浓度。另一路不经过任何转化进入分析仪,测得NO浓度。这两路的NO经过计算得出NOx的总含量。
最终可计算得到氨逃逸量:NH3=NT-NOx
(2)现场专工反馈问题:
多道工序的复杂性,是否能保证此方法的稳定性。
氨的氧化吸附损失,以及多层计算公式的多变性,能否保证其准确性。
整个工序无参考物进行准确性对比,检测数据不可考证。
(3)第一代技术淘汰原因:
烟气经过750℃转化炉将NH3、NO2氧化成NO,这里有一个转化率问题,高温下探头和NH3的接触反应、NH3的吸附和氨盐的形成,转化过程中有5%-10%的烟气消耗,导致检测不准确。
氨去除器不能保证完全除去氨气,2路中的1路经325 ℃的转化炉把NO2还原成NO,不能保证完全性,同时NO发出的红外光检测存在偏差。
氨与不同物质接触在不同的温度下转化为NO的比率有很大差异。
第二代技术:原位式激光分析法
(1)原理:利用激光的单色性以及对特定气体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一般设计成探头型的结构,直接安装在烟道上。一般发射接收(R/S)单元安装在烟道一侧(对角安装原位式)或两侧,激光通过发射端窗口进入烟道,被接收端反射或接收后,进入分析仪。发射光通过烟气时对NH3的吸收信息保留在光
氨逃逸分析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