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地理规律地理教学论文
所谓学问比较法,就是通过运用相关地理学问进行比较,让同学加深对地理学问的理解和熟识,提高地理规律思维力气,从而高效地完成相关地理规律的教学。例如:在A、B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2
地理规律地理教学论文
所谓学问比较法,就是通过运用相关地理学问进行比较,让同学加深对地理学问的理解和熟识,提高地理规律思维力气,从而高效地完成相关地理规律的教学。例如:在A、B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规律教学中,教学时可以依据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比较后推断。由于半球最高温消逝在7月,可得出其均为北半球;“以温定带”,可得出A、B两地最冷月———1月的气温都在0–15度之间,确定A、B两地均属于亚热带气候。通过比较,得出二者在所处的热量带和半球位置这两方面具有共性。“以水定型”,得出A地属于冬雨型,即冬季多雨、夏季干燥,B地属于夏雨型,即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通过比较,得出A、B两地在降水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其次,分析后概括。经过分析,确定A地是冬雨夏干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B地是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此可对A、B两地的分布范围进行概括:A地大致位于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B地则大致位于北纬20–30度之间的大陆东岸。教学实践证明,地理比较法于地理规律教学科学、简便和可行,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对地理规律,同学只有经过实战训练才能深刻领悟、灵敏应用。实战训练要留意逐层推动,一般先进行简洁的仿照练习,把握规律;然后进行综合深化训练,灵敏运用规律。例如:2014年浙江省高考文科综合地理卷第9-10题中,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潮湿;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图9为我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以下题目:
2
(1)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平安坚固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2)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地理规律地理教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